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權傾天下之將門冷後> 第186章 事畢,訪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6章 事畢,訪客 (1 / 2)

蕭羽氣的臉漲得通紅,罵道:“你們這兩個……能不能有點素質?!”

褚洄冷笑:“素質只對人有用,對狗沒用。”

葉挽:“噗。”

眾人只覺得整個世界都玄幻了,難怪豫王殿下要收褚將軍為義子。這喜歡找人茬爭鋒相對的性子,跟豫王殿下對上西秦烈王的模樣簡直就是如出一轍,褚將軍難道不是豫王殿下的義子,而是親生兒子?

“行了!都閉嘴吧!”曾後扶著額頭罵道。她瞥了一眼一邊臉色煞白的瑞嘉帝,不由心中暗罵關鍵時候兒子還是不夠爭氣,還沒有女兒淡定。她深深地與曾老國公對視一眼,看來造假葉挽身份的事情要盡快完成了。

眼下顯然蕭羽已經查清楚了葉挽的底細,甚至連那日雪夜是什麼日子都查到了……不得不說今日之事是對她的一個警告和提醒,他有膽子做此事,那隻怕從欽天監和禮部的身上根本查不到他的痕跡。就跟先前私造兵械勾結北漢火燒豐州糧倉的事情一樣。蕭羽此人若是不除,必將成為心頭大患。因為他手段陰私,見縫插針,堪比當年的自己……

這麼一對比起來,至少豫王光明正大,不屑玩這種被他們玩剩下的花樣。就連她斷了西北這麼多年軍餉之事,豫王都默不作聲的忍了,反而大張旗鼓的截下了隴西的稅收。如此做派,卻有一方霸主之風。她倒是不擔心豫王與蕭羽有所勾結,換句話說……蕭羽這種小人,豫王連看都不屑看一眼,就跟這麼多年來都不屑於她一個樣子。

曾後輕咬下唇,早知如此葉挽進京之日她便該以拉攏安撫為主,還能將褚洄一併拉攏來,到底是棋差一招了!

眾人瑟縮,曾後發話,敢當著她面吵的也只有幾位王爺了,他們這些蝦米還是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方能一保自身。

曾後深吸一口氣,不管接下來對葉挽的處置如何,眼下須得先將此事撫平才可。人言可畏,在場個個都是嘴快多舌的文官,若是不能將此事瞞下來,只怕明日大街小巷就要傳遍瑞嘉帝非上天認定的真命天子了。

她鳳眸淩厲的掃過百官,幽幽地停駐在蕭羽身上,半晌才看向禮部尚書厲聲道:“不管此事與你等有無關系,至少你們都是瀆職不查之罪!及冠大典,祭祖之時,竟能犯這樣可笑的錯誤!來人,將一幹人等全部壓入天牢候審,直接經手之人斬立決!刑部,大理寺主查此事,定要替哀家將這其中的黑手拉出來!”

百官駭然,曾後已經許久沒有發這麼大的火了。要知道禮部和欽天監加起來至少百人,直接經手的也起碼有幾十名官員,一國天子的及冠大典何其重要,自從北境戰畢之後他們就開始準備了,沒有想到功勞沒撈著,反而撈著個重罪來,真是令人唏噓。

這些年來曾後以雷霆手段迅速收服百官,更有曾家為文官之首,只是近一年來,許是太過風平浪靜了吧……也許是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的太多,竟然讓人一下子忘了,曾後當年是怎麼力排眾議垂簾聽政,在病重的昭陽帝和年幼的瑞嘉帝背後指點江山的。

葉挽輕斂著眉,她知道曾後此舉沒錯。若想掩蓋此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順藤摸瓜將蕭羽的人全部滅口,否則就要面臨她的存在曝露的危險。曾後到底是曾後,就跟當初知道她的存在時起便毫不留情的派人出來殺她滅口一樣。

禮部尚書和欽天監的天師們嚇得當即跪地求饒:“娘娘恕罪,微臣當真不知此事啊,娘娘!”

有想向曾老國公求助的,看到曾老國公閉上的眼也知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到底這件事是他們大意沒有察覺,想著怎麼也不可能會對祭祀用的道具下手,結果被人鑽了空子……說起來這是對一國天子的不敬,就算是當場要了他們的腦袋也無可厚非。

見禮部和欽天監如此,其餘曾家部眾不由更加害怕,紛紛低著頭半句話也不敢說。

葉挽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蕭羽。蕭羽今日倒是下了一步好棋。

既能震懾曾後和曾家,讓他們慌了手腳,又能挑撥曾家和曾家各勢力之間的關系。想來也是,我兢兢業業為你做事十幾二十年,關鍵時候你們連撈都不願意撈我一把,著實令人心寒了。

相比之下,蕭羽還真的沒想僅憑她一個小小的生辰八字就讓她的身份暴露拉曾後下臺了。

事情要慢慢做,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只怕這主意不是他出的。

葉挽又看了看北漢使者隊伍前的狄娜公主和部仁王子,還有那個獨臂的呼察汗。如此一舉多得的手段,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

及冠大典就這麼在一片呼喊求饒聲中結束了,伴隨著越下越大的雨,豆大的雨珠子砸在所有人心頭,噤若寒蟬的百官不由的想:那個昭陽十六年十月初六出生的孩子,到底是誰呢?

雖大典結束,但各國使者並沒有急著離去,因著還有瑞嘉帝即將擴充的後宮。

不過自從那日大典開始,深秋的天氣就因著那場大雨一下子涼了下來,一連下了好幾日的雨。

曾後三緘其口,令百官不得外傳大典當日祭祀儀式出問題的事情,若聽得外頭有半點風聲,立斬不赦。說到此處時,她尤其看了眼蕭羽,意思明顯的很:你要是敢外傳散佈訊息那你就等於是承認自己是幕後的始作俑者。

蕭羽自然不會這麼蠢,他的目的已然達到,就是讓曾後自亂陣腳,令百官與曾家失心。至於外不外傳的,瑞嘉帝是不是真命天子的事情在場每一位官員都心裡有數,用不著宣揚給那些沒什麼用處的百姓知道。

是以除卻當日參加大典的百官們,燕京城內仍是一片祥和安然的氣氛。並沒有因為燕宮中的事情鬧得人心惶惶,刑部和大理寺主查的事情也是暗暗進行,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