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一路緩慢的穿過人群,“提督大人”、“國公爺”之類的喊聲此起彼伏,張知節一行人都感到心潮起伏,這裡的百姓終究沒有忘記一手締造了泉州繁盛的人。
馬車離開了碼頭,一路向來遠驛行去,繁盛的泉州終於映入了張知節一行人的眼簾。
最震撼的莫過于徐光平、沈氏等人了,泉州怕不是比京城還要繁盛吧。沈氏訝然道:“當初的泉州真的只是一座小城嗎?”
張知節點頭笑道:“是啊,只是一座小城,一座比天津還要小的小城。日新月異啊,如今這變化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沈氏聽了贊嘆道:“開海通商真是好大的魔力,也怪不得會有這麼多百姓會自發的前來迎接你,或許在他們的眼裡你就是泉州的再生父母。”
張知節點頭道:“泉州父老確實有心了。”
沈氏俏皮笑道:“是不是心裡很得意呀?”其實她心裡有些得意又有些歡喜,因為這是她的男人。她陪他見證了這樣激動人心的景象。
張知節苦笑道:“有些惶恐!”
這答案出乎了沈氏的預料,而且看張知節的樣子不像是假的,沈氏驚訝道:“惶恐?為何?”
張知節苦笑道:“這動靜早晚會傳到京裡去,到時候怕又是一樁麻煩。”
沈氏聽了立即就明白了,張知節來到泉州卻有萬人相迎,這樣的威望傳到京裡肯定會是一樁麻煩。
沈氏心裡的歡喜之情頓時不翼而飛,擔憂地急切道:“會不會引起皇上的疑忌?這可怎麼辦?”
張知節笑著安慰道:“雖是麻煩,但也算不上大麻煩,若是如此簡單就會引起皇上的疑忌,我早就被皇上疑忌了。”
雖然這樣安慰著沈氏,但是張知節還是思忖著怎樣將這事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先下手為強,自己先將此事告訴正德皇帝,當然信上少不得用一些春秋筆法。
不過讓張知節心裡安慰的是,泉州一地多為他的親信,江南沿海諸地的豪門大族都是開海的受益者,都與各地官員往來密切。
即便是傳入京裡也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還不見得會有人信,多半以為是三人成虎誇大其詞罷了。
一路道了來遠驛,張知節下了馬車就問白玉蘭道:“碼頭上的人群都散去了嗎?”
白玉蘭自然知道張知節的心思,點頭道:“大人放心,都已經散去了。”
張知節點頭,放心住在了來遠驛。而對於沈氏來說這無疑是遲來的幸福,她第一次和張知節住在了一起,在這裡她可以不必顧忌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