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槍仿製成功了,之後接連仿製了十數支,不過有的可以用有的不可以用,張知節也知道急不得,畢竟是軍器局新接觸的火銃,有失敗也是正常的。
這些工匠們總結失敗的經驗,很快就能夠順利的製作這種火銃了,畢竟這事提督大人天天親自來盯著,他們就算是想不上心都不成。
就在火繩槍終於可以順利的製造的時候,許三爺他們也終於熬不住登門求見張知節了。
見到他們焦慮的樣子,張知節笑道:“你們不必著急,一切都在籌備之中,很快就會正式設衙開海的!”
怎麼可能不著急?只要出海就是白花花的銀子,若是這樣拖延下去,誰知道正式開海得猴年馬月啊!
許三爺賠笑道:“大人,不是小人們著急,小人們是想問問大人有沒有什麼用得上小人的地方!”
張知節聽了似笑非笑的看著許三爺道:“你們的心意本督心領了,設衙開海就在這兩天,如是有什麼用的著你們的地方,本督會吱使你們的!”
許三爺他們聽了心裡湧起了巨大的驚喜之情。事實上張知節也確實沒有騙他們,兩天之後張知節就遞上了奏摺。
組建專門負責海事的海事院,海事院設總理一人,正四品官。在寧波、泉州設市舶司開海,凡大明子民皆可到市舶司備案出海,貨物由市舶司檢驗,按十稅一收取厘金。
奏摺很快就透過了內閣,由司禮監呈給了正德皇帝,正德皇帝看了一遍瞭解了一下就同意了,由張知節總理海事院,並由吏部會同張知節選拔官員。
朝廷暫時先在寧波和泉州開海設市舶司,市舶司提舉五品官,並由宮裡派遣內官監督。朝廷正式行文天下各州縣。
雖然只是暫時開放寧波和泉州,但是訊息所到之處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特別是在江南,雖然先前已經有訊息流傳朝廷要開海,並且已近獲得提督大人點頭了,但是沒想到竟然真的開海了!
這對於南方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無數豪門巨賈都摩拳擦掌,想著在海上一試身手。自從訊息傳到了南方之後,很多豪門巨賈立即啟程前往泉州或者寧波。
朝廷正式開放海禁,這絕對是了不得的大事。誰都知道出海利潤豐厚,所以很多人都忍不住來打探打探,朝廷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朝廷的行文在南方所引起的巨大轟動可不止於此,很多船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悄然的遍地開花了。
就是京裡都不消停,因為張知節上的奏摺提到的是十稅一,別的都還好,惟獨這個又在京裡引起了紛爭。
這次引起的紛爭不是文官,因為許三爺他們早就答應了張知節了。這次引起的紛爭是勳貴皇親,他們聽說了出海竟然要十稅一,心裡都十分不情願。
要知道他們都是打定了主意準備出海發財的,現在定下了十稅一那不就是從他們的口袋裡往外掏銀子嗎?他們能願意才怪了,所以紛紛上書表示開海收的稅太重了,要求更為三十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