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自然就是王守仁,本來大步走的他自從亭子裡的倩影映入了眼簾,腳步就變的有些沉重起來。
王守仁就這樣面無表情的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亭前。而寧王妃則自從王守仁走進了花園就一直眼神微亮的注視著他走近來。
張知節見此情形眉毛微挑,好像不只是認識那麼簡單!當年的王守仁也一定算不上玉樹臨風,但是就算如此王守仁也一定不普通,他的內在並不像他的外表那樣平凡,而寧王妃也不像是那麼膚淺的人!
而寧王妃則恰恰相反,哪怕是小姑娘的時候也一定已經出落的極為水靈,再加上家學淵源,肯定是秀外慧中。雖然年齡差了點,若是能碰撞出什麼火花來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可惜的很,一個遠赴京城,一個一朝選在親王側!當然了,這是張知節的腦補,但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王守仁怔怔的站在亭前,寧王妃也怔怔的注視著他!張知節咳了一聲,打破了沉寂道:“是王妃深明大義讓人大開了宮裡的小門,大軍這才順利的攻了進來,皇上有感王妃深明大義,善良仁德,已經赦免了王妃!”
聽到張知節說了這些,王守仁的臉上並沒有什麼喜色!他知道王妃是一個善良仁德、深明大義的人,他知道她一定不會附和寧王作亂的!
這一路上王守仁的心裡一直十分煎熬,他知道如果他求張知節向皇上求情赦免王妃的話,張知節一定會答應幫忙的!畢竟兩人相交不錯,而且寧王妃確實值得同情,以張知節的心性一定會樂於幫助的!而且以張知節的能力,成功的把握也很大!
但是王守仁並沒有求張知節,甚至沒有向張知節提起過,因為他深深的瞭解寧王妃!
見到王守仁聽了也沒有什麼反應,張知節有些納悶,難不成自己猜測是錯誤的?
張知節嘆道:“王大人,雖然皇上已經赦免了王妃,但是,王妃心有死意,已經服毒了!”
一直面色不變的王守仁終於有了一點變化,張了張嘴嘆息道:“這是何苦來哉!”
寧王妃笑了笑道:“既為人婦,自當以死盡節!”
王守仁聽了默然,這就是他沒有求張知節向皇上求情的原因,他早已知道寧王妃會作此選擇!但是皇上會赦免寧王嗎?顯然不會!皇上就算不會將寧王處以極刑,也會將寧王圈禁終生!而對於寧王妃來說,與其被圈禁終生,還不如選擇香消玉殞!
可見王守仁對正德皇帝還是不夠瞭解,當年的刺殺案對正德皇帝心裡造成的陰影到現在都還沒有消去,正德皇帝豈會將寧王圈禁了事,妥妥的弄死他!
“當年第一次去恩師家的時候,我雖只比你大幾歲,按輩分你該叫世叔,但是你卻堅持認為,你的學問都是祖父教的,而我的學問也將是由你祖父教,所以你該叫我師兄,那是第一次見面,你還只是一個小姑娘,我就知道你是個極有主意的人!”王守仁嘆道。
寧王妃聽了眼睛大亮,那還是在廣信上饒之時,那時候的芸閣之名已經響徹南方,來求學者絡繹不絕!正是花開最香的時節,一個面色黝黑的少年來到了芸閣,他看起來貌不驚人十分普通,就如同那些前來求學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