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樵舍大戰的時候,王爺曾經派人到兩軍之前勸降,若是張知節投效寧王,寧王願封他為親王,與他共分天下!當時張知節應當就動心了,兩軍沉寂了很久才開戰!”
“雖然最終兩軍還是交戰了,但是張知節明顯的手下留情了!張知節曾經平定霸州之亂,當時劉六劉七的大軍可比寧王的大軍要強悍的多,張知節帶領大軍打起來都毫不費力!”
“可是樵舍之戰,張知節卻表現的打的很吃力,明顯是在留手,不願給寧王的大軍造成大的傷亡!而且,最終寧王的大軍撤退之後,張知節只是派出了騎兵營前去追擊,根本就沒有率領大軍追擊!”
“試問,若不是張知節對於寧王的封賞動心了,又怎麼會白白錯失追擊寧王大軍的機會呢?而且張知節雖然派出騎兵追擊,但是卻屢屢囑託騎兵,以儲存自己兵力為先,其實就是為了放寧王的大軍一馬!”
雖然李林又快又急的將事情說了一遍,但是正德皇帝沒有信以為真,雖然李林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戰場上風雲變幻,一些決策雖然事後看起來不適當,但是當時根據情形就是要那個樣子的!
所以正德皇帝相信張知節沒有率領大軍追擊是有原因的!根本就不是李林所說的那樣!
見到正德皇帝臉上根本就沒有相信的樣子,李林心裡一凜,看來還得需要加料啊!李林接著誠懇的解釋道:“皇上,卑職所說句句屬實,如有虛言天打雷劈,如是皇上不信盡可以派人查證!戰場中的事那麼多人都看到了,根本就瞞不住誰,只要皇上有心要查,一查便知!”
看來寧王確實到陣前招降過,這種一查便能查到的事上,李林應該不會撒謊,但是,要說張知節真的投靠了寧王,那正德皇帝真的不信!
即便是寧王丟擲來了親王這種誘餌,張知節也不會背叛他的!這一點,正德皇帝十分堅信!
李林說到這裡,偷空偷瞄了一眼正德皇帝,見正德皇帝並沒有什麼怒色,更沒有什麼懷疑的神色,顯然自己的這番話並沒有離間成功!
難道千戶大人的離間計就這樣失敗了嗎?若是離間計失敗了的話,正德皇帝會不會直接咔嚓了自己?絕對很有可能的,想到這裡李林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不行,不能就這樣放棄,不得不說李林確實是一個機靈的人,在這種時刻竟然還能沉的心來思索。
李林繼續道:“皇上,不止如此!樵舍之戰之後,兩軍都按兵不動,但是周千戶發現,寧王時常接待、派出信使!有次寧王說漏了嘴,他說,根本就不用大軍出馬,過不了幾就能光明正大的重回南昌城了,自有大軍奪回南昌城,活捉,活捉,皇上您!”
這些事純粹是李林的杜撰,但是李林偏偏能說的煞有介事的樣子!彷彿連他自己的覺得自己說的就是真的,表情一點都不作偽道:“皇上,雖然當時寧王沒有說出是誰來,但是聯系前因後果,周千戶就推測出來,很可能就是張知節投靠了寧王!皇上,不可不防啊,周千戶真的是一片赤膽忠心,這才冒死派出卑職來稟告皇上!”
雖然李林的樣子看起來不像是假的,但是正德皇帝還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