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要說到海上剿匪還太早,因為還不知道欽差大人是怎麼安排的,他們也只能盡可能蒐集訊息,到時候好用的上。
當然了,他們也要去海上游說一番,看能不能忽悠著上岸,雖然他們也知道這個可能性太低了,但是試一試又何妨。
這些人計議已定,許三爺這才沉吟道:“欽差大人最後說了幾句話,倒是意有所指的樣子!”
許三爺這麼一說,其他的人也都記起來了,他們當時就覺得欽差大人這是話裡有話,不過當時沒來的及細細品味。
現在聽了許三爺的話,倒是各自都皺眉琢磨起來。過了一會兒有人問道:“許三爺,您怎麼看?”
許三爺沉吟道:“這次宴請欽差大人,倒是發現欽差大人並沒有對出海深惡痛絕。既然欽差大人對出海並不反感,只是因為有朝廷的禁令在,若是沒有朝廷的禁令在的話,那咱們不就可以出海了嗎?”
眾人聽了也都沉思了起來,他們倒也並不是沒有想到這上面去,關於開海還是禁海,歷朝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直都是禁海佔了上風。
其實這就是他們這幫子沿海豪族鼓動的。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而支援他們的官員也是既得利益者,他們都在海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雖然有禁海的律令在,但是禁海其實形同虛實,他們這些出海的豪族還能利用禁海打擊異己,防止別人分一杯羹。
但是如果開海的話那就不同了,首先肯定要收稅,他們現在出海根本就沒人管還不用交稅,誰願意被人管還要交稅啊?其次,一旦開海的話,那出海的門檻就降低了,勢必也會加大競爭,這也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如今不同了,張知節不但自己請了聖旨可以光明正大的造船出海,還把夏家給屠了個幹淨。他們不但奈何不了張知節,反而還要怕被張知節收拾,以後他們誰還敢私自出海啊?
現在情形反過來了,他們已經不是既得利益者了!反而張知節會成為新的既得利益者,原本願意禁海的他們現在觀念也就變了,開海似乎也不錯。
但是問題是,張知節現在即將成為既得利益者,他會同意開海嗎?如果是他們的話,肯定不會同意的。
但是張知節說的那些話卻又耐人尋味,讓人想入非非!有人直接問了出來:“可是現在欽差大人能光明正大的出海,而且只有欽差大人的船隊能出海,欽差大人會同意開海嗎?”
“可是欽差大人的話裡,確實有不同的意思啊!”立即就有人開口了。原本他們都已經打算放棄出海了,沒想到竟然有峰迴路轉的希望,自然都不願放棄。
許三爺沉吟道:“欽差大人的話確實有些捉摸不透,這樣吧,找個時間,我去拜訪一下欽差大人,試試大人的口風!”
“如果,咱們自己發動官員上書請求開海呢?只要海禁開了,那咱們自然就能出海了!”有人出言道。
他們聽了各自神情閃爍,眼神裡既有意動又有猶豫。以前是他們阻礙開海,所以朝廷一直禁海,現在他們若是想要開海的話,那朝廷就不會禁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