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有些吃驚道:“這是為什麼?既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先例了,他們還有什麼理由會反對?”
“不是因為祖制,而是因為利益!”張知節有些沉重道。
這下正德皇帝更是疑惑了,他不明白這其中能有什麼利益?張知節笑著解釋道:“都說海外有金山銀山,那是因為海上貿易獲利豐厚!利潤至少有十倍之多,拉一萬兩銀子的絲綢瓷器出海,回來就是十萬兩的利潤!若是能買些香料珍珠什麼的回來再出手,利潤還要更高!”
正德皇帝聽了不禁有些咂舌,十倍的利潤啊!他心裡想到若是自己內庫裡的銀子沒有被支走的話,全部拉著出海,回來就是幾百萬兩,那不是美滋滋?想到這裡正德皇帝差點口水都要出來了。
張知節笑道:“正因為這樣,太祖皇帝片帆不得下海的祖訓其實從來都沒有實現過,每年沿海都有無數船隻偷偷出海!這就是利益,而臣若是要組織船隊的話,那可不會小打小鬧,一定會組織一支龐大的船隊。這肯定會引得很多人的警惕,南方出身的很多官員都有利益糾葛在裡面,所以到時候皇上的禦書房可就熱鬧了!”
聽到是十倍的利潤,正德皇帝早已經嚮往不已了,什麼祖訓一邊去吧!正德皇帝叫道:“出海,一定要出海!組建個龐大的船隊,多拉東西!拉他個幾百萬兩銀子回來!”
張知節聽了忍不住撫額道:“皇上,哪有那麼簡單啊!首先要造船,只是這個就十分的麻煩!而且大海茫茫,難辨方向,還會有海嘯礁石等等,所以出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風險很大啊!”
對啊,還得造船,正德皇帝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造船得要銀子吧?自己的內庫現在可是空空如也,可拿不出銀子造船啊!
正德皇帝有些上愁道:“知節,你知道的,真的內庫可是空空如也,朕可是沒銀子的!你有銀子嗎?”
張知節笑道:“臣也沒多少銀子,不過沒關系,可以拉人入股,讓他們出銀子!皇上能夠同意船隊出海,這就已經是最大的資本了!”
正德皇帝聽了滿意的點頭,當初興建玻璃坊的時候也是這樣,就是張知節拉人入股出的銀子,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沒有風險,只是坐等收銀子就可以了。
知道自己不用出銀子,只是等著收銀子就就可以了,正德皇帝心情大好道:“這麼說,用不了多久,朕的內庫就重新變的充足了!真是太好了!只是可惜了朕那幾十萬兩銀子,國庫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補上!”
張知節笑道:“國庫向來都比較緊張!”
正德皇帝突發奇想道:“知節,要不,朕讓你去做戶部尚書吧?這樣的話,國庫肯定就會充足了!”
張知節聽了差點噴了,讓他去做戶部尚書,還不如一刀殺了他呢!戶部應該算是事物最繁雜的衙門了,去做戶部尚書還不得頭疼死啊!他才不會去找這個罪受呢!
張知節連忙支吾道:“皇上,臣大字不識幾個,也不過就是能出個主意罷了,去做戶部尚書那是做不了的!”
正德皇帝見到張知節這個慫樣有些無語,什麼叫大字不識幾個?雖然沒什麼文采,但是認字是肯定沒問題!不過,一想到戶部的繁雜,就是他自己也得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