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隊伍終於從午門出來了,竟然是皇上駕臨,午門的東廠番子、錦衣衛紛紛跪拜行禮。
跪在地上的群臣這才驚愕的抬頭,竟然是皇上來了!竟然不是直接派人來廷杖而是皇上禦駕親臨,很多大臣的心裡又生出了希望。
正德皇帝來到了眾臣的前面,本來跟在正德皇帝身後的張知節等人連忙避到了一邊。
李東陽、楊廷和等人的心裡也生出了一絲期望,莫不是張知節真的將正德皇帝勸的迴心轉意,放棄了禦駕親徵的念頭!那可真是太好了!
李東陽忍不住有些激動的向張知節看去,想從張知節的臉上看出什麼端倪出來!張知節感受到了李東陽等人探究的目光,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微微搖了搖頭。
看到張知節搖頭,剛剛生出了一絲希望的李東陽等人心裡頭禁不住又變得失落起來!沒想到張知節竟然也真的沒有成功!
但是,既然皇上沒有打消禦駕親徵的念頭,那皇上此刻來到午門是為何?按照皇上的性子,既然皇上堅持禦駕親徵,恐怕早就不耐煩他們了。
感受到午門上群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正德皇帝朗聲道:“你們在午門跪諫,是為了勸說朕放棄禦駕親徵的念頭,這拳拳報國之心,朕心裡是知道的!”
“朕之所以決定要禦駕親徵,是朕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決定!為什麼朕要禦駕親徵?遙想先帝在位的時候,四海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如今呢,先是發生了霸州叛亂,如今寧王又在南方作亂!”
“又將會有多少人死於戰亂,又會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都是朕的子民,朕覺得深深的愧對他們!深深的愧對先帝!每每想到無數百姓家破人亡,為了逃脫戰亂扶老攜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朕,深為痛心!”
說到這裡正德皇帝竟然哽咽不能語,跪在地上的百官見過胡鬧的正德皇帝,卻從未見過哽咽的正德皇帝!見到正德皇帝這個樣子,他們也有點震撼!
停了數息,正德皇帝甚至撈起袖子來擦了擦眼淚鼻涕,這才繼續道:“朕日夜懸心窮究原因所在,是因為朕幼繼大寶,不能像先帝一般勤理政事,使得朕不能威震四海,一些心思不正之輩便萌生不臣之心!若是長此以往,則江山社稷危矣!”
“所以朕才有了禦駕親徵之意,朕親自帶兵平定叛亂,軍威懾服四海,方能使天下承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當然了,朕也知道,群臣所慮的是當年得土木堡之變,其慘禍至今使人警醒!朕又如何不被警醒?作出親徵的決定之前,朕也是思慮良久!”
“但是如今已經時過境遷,情形並不與土木堡之變相同!平叛乃是內政,並非與蠻夷相爭!。。。。。。”
正德皇帝娓娓道來,將情形大致剖析了一番,最先動搖的是楊廷和、李東陽等幾位重臣,畢竟他們見識卓越皆是一時才俊,之所以反應如此強烈,不過是被土木堡之變所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