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兒子的話,想到閨女如今在宮裡的處境,偏偏夏臣這個做兄長的不但幫不上什麼忙,還惹是生非扯後腿,夏夫人此時忍不住覺得一陣心堵。
此時的夏夫人十分生氣道:“我告訴你,你想多別想!沒有封賞更好,省的你整天惹是生非,以後你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待著!若是再出去惹是生非得話老爺再行家法,我可不攔了!”
不過,雖然夏夫人說的嚴厲,但是夏臣卻絲毫沒有聽進去的意思,聽到最後還是忍不住撇了撇嘴,這些話他都聽的耳朵起繭子了!
每次都說不管了,最後還不是忍不住心疼嗎?所以夏臣根本就對夏夫人的話不以為然。
夏儒也知道了夏臣的封賞被撤除了,心裡也覺得十分難堪,但是沒有什麼辦法,更不能去找皇後娘娘,也只能這樣了!
夏儒也已經顧不上夏臣的事情了,在他心裡最重要的還是皇後所遇到問題,這才是事關家族興衰的大事情!
自從正德皇帝大婚之後,卻一直居於豹房,群臣忍了一段時間之後,現皇帝始終沒有搬回皇宮的意思,連太後的訓話都不聽,群臣終於忍無可忍了!
雖說皇帝年紀尚輕,子嗣的問題沒有被提出來,但是皇上本來就是獨子,為江山社稷計,還是請皇帝搬回皇宮的好,早日誕下龍嗣,也省的有人惦記大寶!
所以群臣的奏章雪花一般湧向了豹房,正德皇帝看了之後心裡未免不喜,心想,朕愛臨幸誰就臨幸誰,朕愛住在了哪裡就住在哪裡,跟你們有啥關系?朕能批閱奏摺就算不錯了,結果你們要求還挺多,真是得寸進尺!
這天張知節回府已經很晚了,但是府裡頭卻仍然一副忙碌的樣子,問了一番才知道,原來是二老爺和慶陽伯聯袂來訪,同來的要有二太太和慶陽伯夫人。
慶陽伯就是皇後娘娘的父親夏儒,張知節聽了之後沉吟良久,皇後娘娘在宮裡的處境他是知道的,夏儒想著接近張家從而獲得太後娘娘對夏皇後的支援也是正常的。
從上次自己和夏臣的沖突就能看出來,夏儒這人還是十分識時務的,上次的時候夏儒攜重禮登門致歉,姿態放的很低,雖然張知節當時並不在府中,但是後來還是聽父親提起過,讓張知節將這事揭過去,可見夏儒還是很會做人做事的!
既然夏儒都親自登門致歉了,張知節自然不會將此事繼續追究下去,但是今天夏儒和夏夫人請動了二老爺和二太太一起登門,這讓張知節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自己的二叔家雖然不如自己家和太後皇帝的感情親厚,但是二叔畢竟也是太後的弟弟,想要親近太後娘娘,和二叔家建立良好的關系已經足夠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