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成環顧四周,見都是自己人,這才笑吟吟道:“可不是喜事嗎?霸州發生民變還不是都是劉瑾那廝貪得無厭造成的,小侯爺這可是機會啊!”
張知節不置可否,笑道:“當務之急是平亂!其餘的且看著吧!”
馬永成急道:“小侯爺,這平亂不過是小事一樁!京師陳兵數十萬,區區上萬泥腿子而已,能濟得了什麼事?”
張知節笑道:“霸州乃是朝廷養馬之地,素來民風彪悍,家家戶戶養馬人人騎術精湛,不可小視啊!再說了,現在咱們苦無證據,也是無可奈何啊!”
張永聞言笑道:“所以說,這前往平叛之人極為重要。證據就在霸州跑不了,只要能將那些暴民頭領生擒活捉,那就是最大的證據!”
馬永成哈哈笑道:“張公公掌著禦馬監,又知曉兵事,自是當仁不讓!皇上定是會派張公公前往平亂的!到時候證據在手,大事成也!”
張永聞言也面露喜色,這正是他心中所想,此去平亂正好能一展他心中抱負,立下大功,二來生擒活捉亂民首領,打擊劉瑾以報自己心頭之恨!
張知節嘆道:“事情怕是沒有這般簡單!想要張公公前往平叛怕是不容易!壞就壞在張公公素來掌著禦馬監,多事之秋,劉瑾巧舌如簧之下,皇上肯定留張公公掌控四衛營拱衛皇宮!”
張永聽了之後,蹙眉沉思,不由搖頭嘆息,很可能真如小侯爺所說,真是成也禦馬監,敗也禦馬監!
馬永成略一思索,也有幾分認同,氣餒道:“除了張公公,皇上還能派誰去監軍?”
張知節嘆道:“一定是谷大用!谷大用夠分量,也深受皇上看重,劉瑾也不想證據落於別人之手,他自己不能親自前往,最合適的人正是谷大用,同時又能把這樁大功勞送於谷大用,彌補與谷大用的裂痕,可謂一舉數得!”
張知節的一席話說的馬永成和張永再也沒有原來的喜色了,等到了乾清宮這才發現,內閣、兵部大臣們已經散去了,只有劉瑾笑呵呵的陪著皇上。
見到張知節來了,正德皇帝笑道:“知節來了!朕初聞霸州民變聚眾造反攻下了霸州,心裡十分惶急,所以召你來思慮對策。現在才知道,原來不過是小事一樁!”
張知節還未開口,劉瑾在一邊笑道:“不過是小小霸州而已,幾千刁民造反,官軍一時反應不及,這才失了霸州。只要官軍一到,要剿滅這些刁民還不是輕而易舉!”
張知節笑道:“皇上說的是。不過這霸州民風素來彪悍,也當小心才是!臣倒是想舉薦張永,張公公通曉軍事,若是讓張公公監軍定能馬到成功!”
“哦,朕也知道張永通曉兵事。不過張永掌管四衛營,此時更應坐鎮京城,以防有賊人趁機作亂!”正德皇帝笑吟吟到。
劉瑾在一邊笑吟吟道:“小侯爺多慮了!皇上已欽命僉都禦史張偉提督軍務,谷公公督軍,從五軍營抽調了兩萬兵馬,再加上衛所守軍,蕩平亂民不過是旦夕之間!”
正德皇帝亦是笑道:“知節不必憂心,亂民不過是烏合之眾,如何是朕精銳之師的對手,何況兩萬兵馬加上當地衛所,軍力遠勝亂民,斷無不勝之理!”
正德皇帝都這樣說了,張知節還能說什麼,拱手笑道:“皇上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