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丁回到家時,張秀蘭和白長山正等著他吃飯。
“丁丁,快,洗手吃飯……”見寶貝兒子回來,張秀蘭滿心歡喜地招呼著,然而一瞥之間,已經發現了小丁的烏眼青,馬上一臉緊張地走過來,雙手捧著兒子的臉左左右右地察看著,“這是怎麼了?”
“哦沒事媽,和他們打籃球的時候不小心撞上了。”白小丁輕描淡寫,他的確經常因為打球受傷。
“你這孩子也真是的!”張秀蘭心疼地數落。“打球不小心著點兒!”
餐桌邊的白長山看了兒子一眼,臉陰沉著,“你都多大了還這麼毛躁?幸虧晚報那邊定的是下週面試,不然你這臉怎麼辦?知道是你打籃球撞的,不知道還以為你和人打架打的呢。”
白小丁吐了吐舌頭,去廚房洗了手,坐到餐桌邊。
“丁丁啊,”張秀蘭一邊給兒子夾菜一邊叮囑著,“這個禮拜你先別去烤肉店幹活了啊,在家好好準備準備,好參加晚報的面試。”
“不用吧媽?”白小丁不以為然,“我覺得沒什麼希望,所以還不如不想。”
“怎麼就沒希望了?”白長山話音裡帶著責備,不滿兒子的這種消極態度。
“爸,我都打聽了,”白小丁對白長山說:“這次晚報一共就招兩名記者,光收到的簡歷就有二百多份,真正的百裡挑一呢!而且不少人都是應屆名校和一本的畢業生,像我這種二本應屆生,怕是連個面試的機會都不能給。”
“會給的。”白長山顯得很有把握地說:“我已經託人幫著辦了,這些天你在家裡好好準備準備,筆試一定要答好!”
事實上,自白小丁臨近畢業開始,白長山就開始著手操辦兒子就業的事情。在他的思想中,人這一生想要過得好,得完成好三件事:念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好媳婦,而且這三項又環環相扣,有著內在聯絡,能不能“念個好大學”會直接影響到能不能“找個好工作”,而能不能“找個好工作”則會直接影響到能不能“娶個好媳婦”,關於此,他和妻子張秀蘭已經達成了共識。只可惜白小丁沒有達成第一項“念個好大學”,那麼接下來給他“找個好工作”自然順位第一,成為眼下家裡最重要的事情。
媒體上有關“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報道,並非絕對意義上的,只是與大學學歷相匹配的“好”工作難找而已。八零後這一代,一家只有一根獨苗,沒等他們大學畢業,家長們已經在千方百計為孩子將來的就業鋪路。白長山是這千千萬萬家長中的一員,他霍上臉皮四處求人,把自己所有能動用的關係都用上,最終幫兒子鎖定了丹北晚報記者這個崗位,在晚報正式的招聘廣告發布前,就已布好了局。
“託人?”白小丁皺起眉頭,乾脆放下碗筷不吃了,“爸,你是不是給人送禮了?如果你給人家送禮了,那我就不去了!”
父親用送禮的方式為自己找工作,白小丁打心眼兒裡不認同,他認為自己完全可以憑藉自身能力找到工作,但又不好對父親太過頂撞。之所以今天會這麼生氣,是他發現自己的意見父親根本就沒有重視過。
見白小丁這樣白長山也生氣了,皺著眉頭訓斥道:“你這孩子怎麼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送禮怎麼了?非親非故的,不送禮人家能給咱辦事嗎?現在工作多難找啊,何況這是去晚報當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