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鬥戰西遊> 第230章:兩世西遊一世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兩世西遊一世人 (1 / 2)

話說三分歸晉,及五胡亂華之後,歸於隋朝。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衰極必盛,這到了隋朝時候,自然是大為興盛,只不過隋煬帝無德無道,幾徵高麗,勞民傷財,比之桀紂,無有半點不及!是時,有瓦崗好漢揭竿而起,又有李淵起義造反,拉開了倒隋大幕。

隋煬帝失天下之民心,隋軍節節敗退,隋煬帝遭斬,李淵登極稱帝。

樓觀派曾在李淵起兵之時,資助了許多糧草,所以李淵登極後,對於樓觀派大為照顧,為之廣修宮殿,樓觀派中道德真人也趁機結交關隴貴族,隋唐兩朝的大人物大多都是出於關隴世族的,所以說,老君的眼光長遠,選了個靠近長安的地方,使樓觀派與關隴貴族來往得較為密切,道教大興!

佛教的勢力也極為恐怖,此時已經無比興盛,東土神州,佛寺隨處可見,諸佛諸菩薩的佛像也到處都有,特別是達摩老祖遣拍十八棍僧拯救了李世民,這讓李世民大為感恩戴德,佛教也因此而更上一層。只不過,樓觀一脈與關隴貴族媾合得極為密切,還是將佛教死死壓了一頭。

諸如其餘道教門派,在五胡亂華的時候被佛教打壓得幾乎抬不起頭來,胡人信佛,不通道,更不信儒,所以使得佛教大為興盛。

<101nove.fx 卻說如來坐於西天靈山之上,忽然掐指算了一番,笑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貧瘠苦寒,性情拙劣,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南蟾部洲一方,卻是多殺多爭。口舌兇揚。實乃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也不知道誰願意上東土走一遭,尋個有緣人,傳播我佛門教義。勸解南蟾部洲人行善積德?”如來問道。

“弟子不才。願意前往!”觀音從蓮臺上下來。對著佛祖一禮,恭恭敬敬地說道。

如來大喜道:“此事甚是難辦,須得觀音尊者這等人物才能做到。好好好。你此去東土,尋一有緣人,來我西天取經,我這裡有五個寶貝,你且拿去。”

只見如來將錦襴袈裟取出,又將九環錫杖取出,再送了三個頭箍,傳了菩薩。

觀音皈依拜禮,如來道:“這三個頭箍,只消望人腦袋上一套,然後將一念,自然管教他頭疼欲裂,不敢作亂,好生聽話,入我門來。”

呵,如來倒是好生霸道,不以佛法普渡,倒要以這頭箍來借力度人了!觀音心中暗暗覺得奇怪,如來自中古之後就性情微變,雖顯得依舊悲天憫人,但有些時候,行事手段卻太過辛辣狠毒,不似佛祖該做。不過,觀音也不過想著,許是佛祖為了傳播教義,這才不得而為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觀音徑出靈山,奔南蟾部洲長安城而去。

行到流沙河邊,卻見一兇惡怪物攔路,菩薩的徒弟木吒持了鐵棍,與之一通好殺,難分難解。

“哦,原來是卷簾大將,我可教玉帝不拿飛劍穿你,不使刀來斬你,只要你皈依我佛門便是了。”觀音道。

卷簾大將拜道:“我願皈依我佛!菩薩救我!”

觀音心中暗道:“這一次取經卻是佛道博弈,這卷簾大將,顯是天庭安插下來的眼線,不過我卻不得不收。佛祖對我早有叮囑,此去當有卷簾大將、天蓬元帥、龍宮太子等人。”

如來趁觀音來時,早暗中傳音囑咐,觀音聰明過人,自然知道西遊真諦並非傳佛經,而是佛教要和道教搶地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