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養氣篇》,這部出自於七國之亂時期,陸地神仙劉夫子之手的奇書,據說在很多年前便失傳了。
這本《浩然養氣篇》,傳言是劉夫子在古稀之年所著。彼時劉夫子還是一普通老叟,於棋道之中領悟武學之道,歷經三年零六個月,這才大徹大悟,於凜冬之中寫下這一部曠世奇書。
此書是劉夫子前期所做,所以對於人們瞭解劉夫子的生平更有幫助。而此書也曾在秦朝編撰的《左記》中有過記載,但凡是看過寫書的人,對於這《浩然養氣篇》也並不陌生。
“這次,居然連這樣珍貴的寶貝都出來拍賣了嗎?”
陸元鳳和身旁的幾個蜀山弟子相視一眼,此次他們出來也只是完成長老交代的任務而已,身上只帶了不到一千兩面額的銀票。
說到銀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說大秦的貨幣行業。
大秦貨幣分三級制∶銅板,銀子,金子。
一兩金子約為百兩銀子,一兩銀子約為百錢銅板。ps∶實在是懶得不想去算古代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這玩意每個時期都不一樣,就姑且按最簡單的來換算吧。)
不過對於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數來說,銀礦和金礦顯然是不夠現實中的人們進行商業活動滴。
於是這可令一眾帝國的管理者們頭疼不已,但所謂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經過秦朝歷代戶部大佬們的不懈努力,一代又一代的徘徊摸索,這個龐大的國家終於建立了一個較為完備的貨幣體系。
首先,在地方設立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財政,並設立監察使監察地方財政。其次,國家以極其嚴格的手段控制著貨幣行業,包括在各地設立的商行,也都歸地方上的布政使司管控。
不過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現銀還是太過麻煩了,你總不可能大老遠跑到一個地方去買東西,帶著幾車十幾車的金銀吧?要真是那樣的話,不得在半路上就被人截了去?到時候恐怕賠的連褲襠都買不起……
蜀州的鐵販子韓六,不就是因為被三聖山的一夥人劫了銀子,暴躁了幾個月嗎?
因此對於這件事,秦朝大大小小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是頭大了好幾圈,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
不過……要說當今天子,也真是個奇人,不僅民生上管理的是井井有條,就連財政這一方面,那也是幹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
紙鈔!
星武歷十五年,秦皇命戶部尚書及各州左右承宣佈政使進京,數十位財政大佬齊聚一堂。數日後,自朝廷釋出出一道法令∶自星武十五年七月三日起,在鹹州,京州等京畿之地試行紙鈔。
一時間,天下皆驚。
當時幾乎是所有人都不看好這所謂的紙鈔,大部分商人都持觀望態度,甚至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還四處散播謠言。
不過,在渡過最艱難的幾個月後,紙鈔居然在京畿之地穩定了下來。
如今十數年已過,紙鈔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流通開來,雖說蜀州等北地未普及紙鈔,可看這態勢,最多一年,紙鈔就能普及蜀州全境,進而做到真正的統一貨幣!
若真是那樣的話,那這紙鈔,足以讓大秦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
話說眾人對劉夫子《浩然養氣篇》的競拍,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不多時,價格便突破了五百兩銀子,而看這情形,估計破千兩銀子,也只是近在咫尺了。
而蜀山的一眾人也都七湊八湊,勉強湊出七百兩銀子,望著大師兄陸元鳳手中皺巴巴的銀票,蘇雲笙這才知道,原來大門派的弟子們也不像表面上那般風光…………
君不見區區七百兩銀子,讓眾人心疼的連話都不怎麼說了嗎?
這時候趙江南卻不開口了,方才他可是說過蜀山派等人看中什麼東西,他會幫忙付錢云云……誰閒的胃疼啊花這麼多銀子給幾個外人。
也真就嘴上說說,口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