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內血流成河,袁紹手底下那些人在北宮內見到宦官就砍,根本不管老幼,甚至有無須之人被誤殺。
曹操帶著曹洪、夏侯惇等人趕到北宮,正好看到一個殺紅了眼計程車兵揮刀砍向一個小太監。
小太監也就七八歲的樣子,已經完全嚇傻了,直愣愣的,躲都不知道躲。
“住手”
曹操話音未落,黃忠一支箭已經射了出去。箭枝撞在那士兵揮出去的刀上,將刀撞飛了出去。
小太監一隻腳都已經踏進了閻王殿,又被黃忠拉了回來,好半晌,才哇的一聲哭出來,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看著很是可憐。
翌日,袁紹等人繼續向宮內沖擊。
張讓等人無計可施,手裡的小皇帝、陳留王又嚇不住袁紹等人,一行數十人只得帶著劉辯、劉協步行出宮……最後落得個被砍死、投河的下場。
另一邊,本應該去幷州接任幷州牧,卻被何進、袁紹私招來的董卓老早之前就已到了洛陽城外。
得知洛陽發生大事,大將軍已死,中常侍張讓等人劫持皇上、陳留王上了北芒山,想著掙一份救駕之功,董卓急忙帶兵往北芒山趕。
一路急行,也是董卓運氣好,趕到北芒山下時正好遇上迎駕的隊伍。
劉辯性格懦弱,接連幾日驚魂未定之下,見到董卓說話語無倫次,只知道哭。劉協則不同,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小年紀對上悍勇無比、身帶煞氣的董卓依然能應答自如。
如此一來,董卓自然對劉協印象更好,覺得劉協聰慧,更合適為帝王。加之劉協生母王美人在劉協剛出生不久就被當時還是何皇後的何太後毒死了。劉協是在董太後跟前長大的,董卓自覺得跟董太後是同族,有同族之情,對劉協這個董太後養大的,自然又多出一份喜歡。
幾廂因素一疊加,董卓這時候其實已經生出了廢劉辯,立陳留王的想法。
只是被私招進京,帶兵而來的外官不只他一個,還有一個丁原,他先得把丁原給解決掉,才能再圖其他。
至於怎麼解決?有他好女婿智囊李儒在,何愁問題得不到解決?
事實也確實如此,只一晚,李儒就給他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好計。
“呂布?呂奉先?他真的有文優你說的那幫本事?”倒不是董卓小氣,捨不得好馬、金銀珠寶,他這人從來大方,仗義疏財,不然也沒有今天的成就,那麼多兄弟願意跟著他。而是他真的很難想象被誇上天的呂奉先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系統,這裡說明一下,這篇文之前設定系統是一開始就放出來的。後來覺得這樣不太好,被我改了,改完之後,系統出現的稍微有些晚。要到關鍵時候才會出來。大家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