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的時間,轉瞬即逝。
這七年裡,黃麗娟盡心做著研究,和多所醫院有些長期的合作。
去年,譚志安退休,帶著妻子來到了t省,在這邊長久的定居。
譚志安的到來,給黃麗娟解決了燃眉之急。
這些年來,黃麗娟招聘的人員都是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年輕,有幹勁,有著無限的可能,但也有缺陷。
正式因為他們的年輕,經驗不足,閱歷不足,在研究方面過於理想化。
黃麗娟雖然也有過裡面做醫生的經歷,但經驗還是有些欠缺。
如此一來,多項研究止步不前,黃麗娟也有些頭疼,譚志安的加入,用他的個人經驗,解決了很多的障礙,也避免了研究所的人走上彎路。
早在三年前,黃麗娟發現研究所的進展有了侷限之後,就把重心放在了研究所的工作方面。
恰好,因為這些年的治療,小胖的病情穩定,付遙有了精力負責其他的事情。
黃麗娟就將鋪子的事情交給了付遙,自己每年就做起了撒手掌櫃。
這段時間,研究所又有了新的發現,在申報國家專案成功後,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了這件事上,每天廢寢忘食,黃麗娟也不例外。
這天,黃麗娟剛完成了一個檢測,伍喬礫和伍艾就走了進來。
因為這邊的條街有限,伍喬礫和伍艾到了年紀後,王筠宜曾提出接兩個會京都上學,但考慮到孩子的年紀還小,黃麗娟拒絕了。
六歲開始,伍喬礫和伍艾兩個人就在白龍村的希望小學讀書,如今,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
每天下課後,兩人就會被老師送到研究所,在跟著黃麗娟一起回家。
對於兩個孩子,黃麗娟沒有太多的限制,因為經常看到黃麗娟在做研究,兩個孩子很有興趣,時不時的會問上兩句,黃麗娟則不厭其煩,耐心的解答。
伍喬礫和伍艾走進研究室後,就圍著黃麗娟坐了下來。
黃麗娟讓兩人等著,自己也去換衣服。
黃麗娟從更衣室出來的時候,兩個孩子正在寫作業,黃麗娟沒有打擾,而是拿起一本書,在一旁看了起來。
約摸一個小時過去,門口走進一人,正是伍彥兵。
七年的時間,可以改變的太多太多。
七年後的伍彥兵,比之以往,更加的威嚴。
察覺到門口的動靜,黃麗娟抬頭看去,笑著問道:“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
伍彥兵先是繞到兩個孩子的身邊,看了看他們的作業,才反身在黃麗娟的旁邊坐了下來:“今天接到好訊息了,所以早早地過來,和你們一起開心一下。”
“調職的事情確定了?”黃麗娟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