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靈氣太稀薄了!
中心公園的靈氣,只是相對的濃郁些,並不能完全滿足他的修煉吸收,還需要再找個地方修煉,大山深處一定有充足的靈氣存在。
蕭峰知道,隨著自己修為突破。越往後需要的天地靈氣越多。
境界提高,需要的靈氣將是幾何倍增加,這靈氣已經不夠用了!
普通的地方,比如這中心公園的靈氣根本就不夠用,吸收不了多長時間,這裡的靈氣就會枯竭。
“怎麼辦才好?”修煉完畢,修為境界在煉氣第一重,這樣修煉仍然還是太慢,蕭峰緊皺眉頭思考。
高三的學習很緊張。
所以週末的時候,蕭峰就沒有回家,離家距離有些遠坐車需要兩個多小時,來回要浪費不少時間。
星期天。
蕭峰乘坐一輛大巴。
來到故宮遊玩,他重點想感應這裡的靈氣濃郁程度,故宮靈氣果然比較濃郁,多個王朝在這裡建國,就是看中了此處,乃龍脈彙集之地。
找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蕭峰坐在故宮東北角的一塊大石頭上,凝神靜氣,開始了他的修煉行動。
“呼呼……”
一陣微風輕輕吹過。
蕭峰執行功法,緩緩吸收靈氣,這裡的靈氣含有一絲淡淡龍氣,卻非常薄雜,對修煉者也有益處。
“咦,怎麼有靈氣波動?”
突然,不遠處傳來說話聲音,蕭峰趕緊睜開眼睛,慢慢停止了修煉。
吸收靈氣中斷了。
附近形成的微風慢慢消失。
蕭峰顧慮頗多:第一,這裡遊人比較多,容易打擾修煉;第二,擔心被有心人發現,特別是修行世界的人,都有他們的秘密和規矩;第三,故宮屬於國家,不會讓人在這裡修煉,違反者說不定有什麼麻煩。
“怎麼回事?靈氣波動怎麼消失了!”還是那個聲音,在小聲嘀咕。
蕭峰已經離開原地。
揹著手站在一邊,觀看石壁上的刻字,這是清朝某王爺的手書:
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這是高中學過的文言名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裡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準,即使又曬乾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製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
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