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一行人終於回到樹玉。當地已經開始感受到風暴的影響——異常天氣、電子裝置故障,甚至有居民報告看到奇怪的光現象。
“這只是開始,”龍辰在安全屋內分析道,同時小心地開啟石盒,“能量釋放會持續數週,影響範圍可能覆蓋整個青藏高原。”
石盒內是一塊古老的水晶,形狀如同一滴水,表面刻有微小的符文。晶體內部似乎有液體流動,在燈光下呈現出奇異的藍色光芒。
“這是天池的控制核心,”龍辰解釋,“古代源士用它調節設施的能量流向和強度。它同時也是一個記錄器,儲存了大量關於龍脈網路的資訊。”
林暮秋仔細觀察晶體,感受到一種奇妙的共鳴,彷彿它在嘗試與他交流“我們應該能從中提取資訊嗎?”
“理論上可以,但需要特殊裝置,”龍辰回答,“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確保它的安全。收割者顯然知道其價值,可能會再次嘗試獲取。”
他用特製的源力遮蔽布重新包裹晶體“我們需要儘快將它送回總部。同時,必須組織專家團隊評估風暴的影響和可能的干預措施。”
透過安全渠道聯絡總部後,特別小組迅速做出反應一架特殊改裝的飛機將於次日抵達,將他們和晶體安全運回;同時,一支科學考察隊已經在路上,將評估能量風暴的範圍和影響。
當晚,林暮秋和龍辰在安全屋進行了深入交談,回顧這次任務的經歷和發現。
“天池與天觀明顯是同一網路的組成部分,”林暮秋分析道,“但功能似乎有所不同。天觀更專注於接收和監測,而天池則偏重於調節和控制。”
龍辰點頭贊同“古代人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利用自然能量點和龍脈網路,實現對區域環境的監測和調節。這種技術遠超我們現有認知,同時也充滿風險。”
他神色凝重地看向窗外,那裡能量風暴的影響已經讓夜空呈現出不自然的色彩“這次事件是一個警示。古代技術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複雜的系統,與自然界深度融合。貿然干預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林暮秋思考著龍辰的話,想起在設施中看到的星象模擬器和水球“我在那裡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他們理解天體執行與地球能量之間的聯絡,創造了模擬系統來預測和調節。但為什麼最終還是走向了衰落?”
“或許正是因為力量太大,”龍辰嘆息道,“掌握如此力量的誘惑太強,很難保持克制和平衡。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最終選擇封存這些技術,而非將其傳承。”
他看向林暮秋“你在水下的選擇是正確的。即使代價是暫時的混亂,也好過讓這種力量落入追求控制和主宰的人手中。”
林暮秋點頭,但內心仍有疑問“可我們呢?天機局和其他類似組織,難道不也在追求控制這些技術嗎?我們與收割者的區別在哪裡?”
龍辰沉默片刻,似乎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區別在於目的和方法。最好的守護者不是那些試圖控制力量的人,而是理解其本質和限制,尊重平衡的人。天機局的理念,至少在最初,是保護而非利用,理解而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