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生笑道“這頓飯我請客!”
他對李澄炯說道“李所長,你讓研究所的同志們編排一些節目,到時候熱鬧一下。”
李澄炯笑道“好,有人請客我們當然是不拒絕的,我們出節目,你出錢,好好感謝一下這些外國友人們!”
林強生和維納措恩握了握手,告訴了他晚上的宴會,同時他也遺憾的說道“現在我們只能和卡爾斯魯厄大學的網路連線上,如果能和更多的德國學校網和機構網連線上,那就更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維納措恩笑道“中國有句俗話,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德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沒有幾年時間,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只要你們堅持下去,我相信中國的網際網路一定會發展起來的。我在德國也會盡力的幫助你們,拓展到更多的德國網路上!”
林強生十分感謝維納的無私幫助,這位從85年就開始幫助中國建設網際網路,86年開始來華講座建設網路。
過了兩天,林強生和德國人都已經走了,但是研究組還沒有解散,繼續在計算機旁堅守著。
這天一早,技術人員剛上班,開啟了計算機,過了好一會螢幕才有了現實。
就在他像往常一樣檢查郵件之時,猛然發現郵箱竟然多了一封信,原本空空如也的地方多了一封郵件!
“你們快來看啊,有人回信了!”他一下子激動的叫道。
同事們聽到後趕忙都跑了過來,聚攏到螢幕前,興奮的看著這封可能來自於地球另一端的郵件。
技術員把郵件點開,只見這封郵件全是英文。
王運豐懂英語又懂德語,大家都給他讓出了地方,他迅速的讀了一遍郵件內容,高興的說道“這是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工作的一位美國教授的回信,他非常熱情的祝賀了我們中國與世界用網際網路聯絡了起來!”
他指著郵件說道“尊敬的中國同行們,我熱烈祝賀你們聯通了網際網路,此時我正在卡爾斯魯厄觀看你們的郵件”
大家聽王運豐的翻譯異常高興,有人笑道“這下我們也能和老外方便的交流了,就像打電話一樣容易!”
眾人也都很高興,但是有人卻說道“像打電話一樣,那也像打國際長途那麼貴嗎?”
“你什麼意思,張博?”其他人問道。
張博撓了撓頭,王運豐教授也看了過來,他扎著膽子問道“我的意思是打國際長途多貴呀,我們使用的網際網路是透過電話撥號的,也很貴吧?”
他看著郵件,問道“接收這樣一封祝賀郵件,我們也要花錢的嗎?”
大家一下子都沉默了下來,收到這樣一封祝賀郵件雖然高興,但是有什麼用呢,他們也需要花錢接收才行嗎!
王運豐這時說道“這個問題我沒有想過,我想將來研究所肯定會出臺具體規定。”
他向大家說道“我宣佈一條紀律,以後不經申請,任何人不得傳送郵件!”
聽到這個規定,眾人都有些小失落,沒想到網際網路也要付費,原來資訊網路並不是宣傳的那樣,建立之後就能隨意享用的資訊高速公路!。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