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五百八十九章 年代的記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八十九章 年代的記憶 (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突然到來的搬遷訊息,讓廠裡上下十分震驚,愕然,就連企業的領導幹部也都不理解上級的決定!

濱城的照相機生產始於1959年,由濱城光學儀器廠職工陳啟潤、仲兆倫、毛瑞恆3人,參照民主德國東德)潘太斯135型照相機,手工加工製造了1臺哈1型120照相機,並作為發起人,向濱城第二工業局提出申請生產照相機。

第二工業局決定把籌建中的地方國營濱城光學器械廠和光學儀器廠合併,於1959年7月29日正式命名為地方國營濱城照相機廠,而濱城電錶儀表廠的照相機廠建於1971年,1972年研製出df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這些年濱城照相機產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5年12月份,電錶儀器廠的照相機大樓竣工正式投產,這座大樓分三層,白色的高大建築主體,佔地面積1296平方米,建築面積3888平方米,生產面積達到1652平方米!

到了84年,這家企業生產的孔雀牌df1型照相機更是達到了6000架,gsf—2型縮微儀增加到2000架。

在電錶儀器照相機分廠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孔雀df1型照相機更是突破了零下40度的極低溫,隨著南極科考隊員遠征南極大陸,在極其寒冷的環境下,相機運轉自如,拍攝照片清晰,受到了南極科考隊員的好評,被譽為用於南極攝影較理想的相機!

照相機分廠與濱城照相機廠,被視為濱城的兩大照相機生產基地,市裡更是把照相機當作濱城30種拳頭產品之一,可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這個年代國內照相機品牌異彩紛呈,又恰逢七八十年代國內掀起了一場照相機產銷熱潮,各地紛紛上馬照相機廠,一時間湧現一大批國產照相機品牌,先後有海鷗、鳳凰、珠江、牡丹、太湖、東方、友誼、紅旗、東風、紅梅、虎丘、長城、青島、華蓉、華中、西湖、天鵝、孔雀、鴻雁、華夏百靈)、美樂、三友、甘光、華山、華光、飛躍、百花、湖光、海燕。

但遺憾的是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國產照相機品牌相繼沒落,時至今日留存下來依舊生產的也就海鷗和鳳凰,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資金短缺、產品技術低所造成的,但是還好現在是80年代,國產相機還有發展時間,還能試著努力一把,把民族照相機品牌做起來!

照相機分廠成立後,先後投資了上千萬元建設廠房、改造技術、引進裝置、提升質量,一時間企業迎來了大發展,照相機年產數萬架以上,不同型號檔次的產品都有生產,孔雀牌df—1型照相機更評為省內優質產品,基本上和海鷗照相機的質量水平平齊!

要知道,海鷗相機那是集合了數家照相機廠和國家重點專案的關注度,地方企業的產品做到這種水平已經可以了。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檔次更高的相機漸漸的受到了市場歡迎,很多地方企業的照相機產品質量差,不能適應新時期的市場需求,又由於幾年間來自於國外的質量好功能多的洋品牌的衝擊,國內的照相機熱潮似乎一下子就被戳破,很多企業的低檔產品被大量積壓,一些照相機品牌漸漸的退出了市場。

其中濱城照相機廠的天鵝牌35pa型照相機由於成本高,檔次低和無法改進設計、投資不足等原因減產稱職停止生產,市裡的照相機工業一時間好像也只有電錶儀器廠的孔雀牌df照相機能夠扛起大旗了。(。)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