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汽總公司選出談判代表以及編錄談判細節大家一片忙碌之時從濱城忽然傳來了讓大家更驚愕的訊息,東星的董事長林強生突然去了美國,而會談磋商地點也選在了美國洛杉磯。
汽總公司不得不直接聯絡上了林強生,他則表示設立在洛杉磯南加州大學附近的s汽車設計研究所才是他公司的汽車技術研發基地,國內想要選擇車型瞭解最新技術直接到這裡才是最好的選擇!
聽到這個答案,汽總公司的領導們不由得點了點頭。確實,國內的汽車研究還處於初級萌芽階段,國內能有什麼看頭,想要真正瞭解世界領先技術那還是得去外國人的主場啊!
正好大家談判的同時也透過觀察這家汽車研究所來了解一下外國人是怎樣進行汽車研製的,雖然可能瞭解不到精髓但是看看國外的汽車研究裝置也是好的,沒準他們還能談一談研究裝置的引進工作,這也是高新技術啊!
姚斌和一些人也想到國內這兩年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同樣國外的汽車技術發展也日益先進。想要緊跟世界步伐,但國內的汽車研究所研究單位很缺乏試驗裝置,汽總公司根據這個情況也制定了一些研究裝置的引進專案,這次正好在參觀s汽車研究所的過程中藉機好好觀察觀察外國研究所的情況,透過這次觀察一定會給將來的引進工作帶來不少的好處。
國內在積極的籌劃談判選派精英整理出國事宜,而林強生卻在s汽車研究所內爭分奪秒的籌劃著製造替代車型,他拿出的兩款車型必須要在國內談判組來美之前做出樣車!
留給林強生的時間不多了,汽總公司的李剛表示國內的幾家工廠也會派人來還有總公司的一些人。在通報了人員名單後研究所發出邀請函,出國手續會在半個月內辦好,只留給了林強生將近20天的製造時間!
正如林強生一貫的做法,抄襲才是王道,他也從未不自量力的想過超越歷史上出現的那些經典車型。
時間不多林強生迅速召集了人手,現在的s汽車研究所兵強馬壯,已經不是前兩年只有七八個外國技師領著一些年輕技工的小型團隊了。現在這裡已經變成了擁有40多名各類工程師二百多名技術工人的大型研究機構。已經是一家技術先進設施完備的研究型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研究所有將近一半以上是兩年來從國內不斷調過來的真正國人,這些人都是在林強生的幾家工廠裡挑選出來的職工以一線工人為主。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比較,林強生最終發現還是自己工廠裡出來的人更加可靠。這些人本身長時間在他的公司工作更在乎這個集體也更有歸屬感,而且更有感情!
而那些從美國本土和國內招募過來的人,從國內來的還好些但他們認同國內公司的不多,忠誠度仍然需要慢慢培養。而美國本土招募來的華裔是真正的很少融入到這個集體中的人群,別看大家都是一副華人的外表。但是兩代之後的他們很少能用中國話和來自國內的人交流,並且這些人還奇怪的表現出了同國人相牴觸排斥的情緒,他們對待國人的態度表現得比白人還白人!
林強生覺得很沒有意思,這些人的心思更活對待國內同胞的態度也有問題,無論從管理和忠誠度上相比從國內調來的人都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他在瞭解了這些人之後就放棄了對他們的期望,只是把他們當做一般職員對待。
相對的,從國內把人調到美國來即使手續更繁雜時間更長,但是就企業長遠來說培養他們更值得期待一些!
研究所已經由汽車電子工程師科迪南全面負責,這個義大利人不但接觸過保時捷賓士等高階車型。他還在蘭博基尼工廠呆過一段時間。林強生認為義大利人都有一種追求卓越的思想和細胞,所以汽車研究所最終交給了科迪南來負責。
在汽車設計領域,義大利人和德國人都是比較出名的,林強生當然也希望s汽車研究所能夠走出自己的輝煌,雖然沒有汽車設計天才義大利設計公司的喬治亞羅那樣的大師,但是走一條長遠發展厚積薄發之路也未嘗不可。
為了簡化工作節約時間,工程師們放棄了使用油泥模,新車外觀直接用大型精密切削加工,在鋼板上直接衝鑿鑽孔切割銑削,這樣唯一花費時間的就屬前期的車型各零部件的尺寸佈局設計。
林強生為了抓緊時間。上了飛機之後就開始依照記憶畫出了兩款汽車外觀的各種檢視,在京城轉了一次機然後又乘坐15個小時的客機到了美國之後兩款車的外觀配件圖已經畫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