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國雖然沒有“匠”的崇拜,但是他們一直是發明家的天堂,白手起家的故事始終是美國人津津樂道的,這種文化也很好的宣揚和鼓勵了人們發明創造和不斷追求更高技術。
在這個方面,中國又被這些國家甩得很遠,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而這個“書”並不是指數理化天文醫學類知識,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這些只是小道,“書”是特指儒家思想書籍。在中國更是有著“奇技淫巧”觀,就是在現代社會搞技術的雖然已經擺脫了奇技淫巧思想的鉗制,但是社會尊重程度上也沒有達到德日等國家的社會地位,更談不上受尊重了,甚至80年以前教書的和搞科研的都是“臭老九”,是被民眾戲耍的物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一個細節就很好的表明,在日本馬自達公司技術最高的四位裝配技工可以把自己的銘牌嵌在他們出品的發動機上。
當然這些發動機也不可能都是他們親自組裝的,鑲嵌銘牌的意思是這些發動機的品質由這些技工保障。而日本消費者就認可這樣的保證,對貼上技工師傅銘牌的產品質量非常放心。
馬自達公司把產品質量拜託給了四名技工,可見這四名技工在馬自達公司獲得了很高的地位。而這種事情在國內卻是不可能發生的,有貼銘牌的機會怎麼會讓幾名技工佔了去?貼也是要總裁廠長之類的名字,無論從社會尊重程度上還是從公司考慮都不會要幾名技工的銘牌,即使工廠認可中國的消費者也夠嗆能認可。
說到底,這是一種技術崇拜,人家民族就是認可這個東西。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就是對技工人才的尊重重視。林強生的企業雖然做的很好,但是比照歐美日企業的重視程度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比如對高階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上,沒有給予日德企業同樣的優渥條件,從而也就沒有培養出來高階技術人才的榮譽感和被尊重感。同時,員工追求高技術能力的企業文化沒有建立起來。
產品標準的建立不僅是企業隨便搞一搞標準就能建立起來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工業整體低下的水平打從根上就有問題。不光林強生的公司需要建立先進的質量標準,就是原材料生產企業也要提高技術水平生產標準。
這些人在工作中發現,把歐洲已經量產的零配件拿到中國生產,在國產化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瑞典工程師們總是撓頭不已。
一種零配件拿到國內來生產,首先在製造材料的選擇上就遇到了問題,假如這件零配件在歐洲量產用的是材料a和b,而國內恰恰沒有這兩種材料,現實是按照歐洲標準生產這兩種材料還需要進行技術研發引進工藝裝置,那麼就不如直接用替換材料來得更實際。
國內工廠在考慮一番後就會很有可能用上替換材料,大多數國內企業一定會用替換材料節省成本。
結果歐洲產品經過本地國產化之後,它的製造材料就降到了a和b,雖然這兩種替換材料也能湊和用上並且加工難度都非常容易的克服了,但是這樣的產品雖然外觀也是那樣,但它的產品效能使用壽命卻是比歐洲產品差了一大截!
在國產化的過程中,國內的現有材料和國外材料有較大差距,而國外又只賣產品不賣材料技術的情況下,國內企業通常是自主研發出替換材料,或者乾脆購買外國人提供的低技術含量的過時貨應對。
這樣的產品製造出來,其效能和質量自然而然的不能和國外相比,從而國內產品總給人一種很低端的感覺!(未完待續)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