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萬確啊皇上!”內侍抬起頭,又道;“恭喜皇上喜得金孫!”
洪化帝心潮起伏,他年逾五十,卻一直不曾見到孫兒的面,如今聽得內侍來報,祁雲義喜得貴子,即便這個兒子一直與自己心有隔閡,可那個孩子卻實實在在是他嫡親的孫兒,流著他的血液。
“好,好,”洪化帝一連說了兩個“好”字,說完,他嘆了口氣,道;“這個孩子,來的倒是時候。”
他本已得知兒子從西北趕回來,與禦林軍發生沖突,攔住呼延釗大軍,討要姬妾的事,原先,洪化帝為此事震怒,正要下旨將祁雲義召回之罪,卻得到宋氏産子的訊息,這個孩子竟來的如此及時,而他先前更是立下聖旨,諸子中,誰先得子便將皇位傳給誰,如今長子長孫,太子之位,已是非祁雲義莫屬。
“傳朕口諭,讓梁王將孩子帶回來,至於宋氏,朕已經將她賜予了呼延釗,從此之後,再不許他去見那個女人。”洪化帝開了口。
內侍聞言,便是一怔,念起那來自民間的女子,剛生下孩子,便要丈夫與兒子分別,遠去大漠,即使他這般一個非親非故的人聽著,都覺得十分殘忍,可面對洪化帝的吩咐,內侍不敢多言,只恭聲稱是,剛要退下,就聽一陣腳步聲自外間傳來,接著便是宮人行禮的聲音響起;“奴才見過太後!”
內侍回頭,就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嫗讓人攙扶著,緩緩走了進來,正是當今聖上的生母,李太後。
“母後?您怎麼來了?”見到母親,洪化帝眸心一動,讓人扶著從床上起身,然而不等他行禮,李太後已是發了話,“你身子不好,就不要行禮了。”
洪化帝坐在榻上,李太後則是在床榻前坐下,母子兩面對面坐著,洪化帝心知母親這些年早已不出壽康宮,而今不知為何,竟會親自駕臨朝陽殿。
“母親,您若有事,不妨讓人來告訴兒子一聲,兒子好去壽康宮看您。”洪化帝咳了兩聲,低聲言道。
李太後看了一眼兒子因著久病而瘦削下去的身子,心中到底不忍,只嘆道;“咱們母子,無須計較這些,你這病久治不愈,母後心裡也是焦急。”
“是兒子不孝。”洪化帝面帶慚愧之色。
“皇帝,母後這次來,是為了雲義。”看著兒子蠟黃的臉色,李太後心下不是滋味,只開門見山的開口。
“哦?”洪化帝挑了挑眉。
“他如今得了兒子,按著你先前立下的聖旨,你該將他立為太子,皇帝,君無戲言。”
“母後已經知道了?”洪化帝低語。
“宋氏腹中的孩子關乎我大祁江山社稷,母後如何不知?”說起此事,李太後的臉色微沉,又道;“這件事,你從不曾與母後商議,宋氏雖出身民間,卻也是雲義在民間所娶的妻子,並非納的姬妾,可以隨意送人,更何況她腹中還懷著咱們大祁的龍種,皇帝,你如何能將她送給呼延釗?”
“母後,若能用一個女子就能令兩國化幹戈為玉帛,並能換取燕外六州,兒子身為大祁的君主,理應如此做。”
“皇帝!”李太後動了怒,“她是你的兒媳婦!”
“即便是掌上明珠,又有何惜?”洪化帝也是抬高了聲音,一語言畢,便是劇烈的咳嗽起來。
“你!”見兒子如此,李太後又驚又痛,待洪化帝平息了呼吸後,李太後看著他的眼睛,徐徐出聲;“皇帝,母後這次來見你,便是與你說一句話,你若還將母後當做自己的母親,你就將雲義立為太子,一來以固國本,二來為你沖喜,而宋氏産子有功,她身為皇長孫的生母,哀家絕不允許她跟隨胡人,去那荒涼之地,此事有損我大祁國威,母後,不許你這樣做!”
☆、139章 也愛極了小家夥的娘
是夜。
如意醒來時,就見帳子裡燃著燈,她抬眸看去,就見一道高大的身影將孩子小心翼翼的抱在臂彎,在那緩緩踱著步子。
如意動了動唇,啞聲喊了一句;“夫君。”
祁雲義聽到妻子的聲音,頓時轉過了身子,抱著孩子向著妻子走來,如意這才看見他解開了自己的衣裳,將兒子小小的襁褓揣在了懷裡,靠近了自己的心窩。
“怎麼樣,肚子還疼嗎?”祁雲義的聲音低沉而溫柔,他在床榻上坐下,一手仍是抱著孩子,另一手則是撫上如意的面頰。
如意搖了搖頭,她的視線落在孩子身上,瞧著兒子睡得正香,小鼻翼一張一合,簡直讓人心軟的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