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道:“朕現在封你為大軍都指揮使,著各營將領點兵五十萬,三天後隨朕一起,率大軍啟程攻打鎮、定二州!”
“謝父皇!兒臣馬上去佈置。”朱友文喜形於色,匆匆退下宮殿調兵遣將去了。
站在宮殿左側的朱友珪臉上卻閃過一絲不快,幾步走到宮殿中間,跪奏道:“父皇,兒臣有事奏報!”
太祖見是次子出來,問道:“友珪何事要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友珪道:“父皇,自大哥六年前戰死沙場,我們三兄弟只剩兒臣和三弟友貞,現在兒臣身為長兄,理應為我大梁多多出力,因此兒臣認為,此次出征由兒臣帶兵隨父皇前往更合適!”
下面群臣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大家知道太祖歷來器重朱友文,可朱友文畢竟只是朱家養子,現在朱友珪站出來說話,雖未明言攻擊朱友文身份,但他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太祖皺眉道:“現在你任禁衛軍左右控鶴都指揮使,整個都城安危繫於一身,又如何能帶兵出征?”
朱友珪道:“然都城相比於整個大梁王朝,孰輕孰重?父皇如今只把禁衛軍一萬多人馬交於兒臣掌管,卻把幾十萬大軍交於一個外人指揮,如此豈非置大梁於危險境地?”
“放肆!”太祖龍顏大怒,“友文雖是朕養子,但他對朕一向溫良恭順,忠心耿耿,朕把大軍交於他指揮,又怎說是置大梁於危險境地了!”
他知道次子向來魯莽毛躁,前面因為朱友文這個養子,父子之間沒少齟齬過,卻沒料到今天他居然當著群臣之面觸犯天威,當然要忍不住怒髮衝冠了。
“皇上息怒!”宮殿下面群臣紛紛跪倒,連鷹王也不例外。
太祖“哼”了一聲,道:“友珪退下!朕口令既已出,此事不容再變。你還是安守都城吧!”
朱友珪陰沉著臉退下,嘴上雖不敢再說,心裡卻惱怒不已。就在這時,原本處在他身側不遠的三皇子朱友貞,站起來走到宮殿中間,跪奏道:“父皇,兒臣有事奏報!”
太祖臉色頓時緩和下來,道:“友貞請講。”
朱友貞奏道:“啟奏父皇,去年兒臣著手修建的洛陽行宮,現在已基本竣工,只差還未物色好美女進住。不過兒臣想,等這次父皇出征凱旋歸來時,定可一切安排妥當,那時父皇就可以到那邊慶功安歇了!”
太祖頻頻頷首,道:“友貞辦事深得朕心,這次修建洛陽行宮進度神速,真是難為我兒了!”
朱友貞叩首道:“父皇幾十年來戎馬倥傯,如今終於為我大梁打下萬里江山,父皇理應多多享受一下才是。”
太祖龍顏大悅,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等這次出征回來,朕就直接到洛陽去瞧瞧吧。”
下面群臣紛紛隨聲附和。文書大臣敬翔說道:“皇上開朝立國,文成武德足可媲美唐宗漢祖,所以臣認為修建洛陽行宮還不夠,長安行宮也要一併修建。”
另一位大臣李振跟著說道:“其實唐宗漢祖哪比得上我們大梁太祖啊?想那李淵幾乎沒帶兵打過什麼重大戰役,大唐天下還不是其子秦王一手締造的?那漢高祖劉邦更只是個無賴出身,無勇無謀,若非韓信蕭何張良等人忠心輔佐,他哪能成為開國之君?”
太祖用手捋須,渾身暖洋洋的大為受用,心想待這次抓住機會一舉消滅晉軍,天下盡在掌握之中,那時可真是哪個朝代的開國之君都要甘拜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