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羅維一開始的打算並不是《釜山行》,而是《環太平洋》。
因為參加這種國際電影節的話,視覺衝擊或許更有效果,因為簡單粗暴。
尤其這部電影在原來的世界是usa拍攝的,那下載過來給這個世界的阿美瑞卡看,是不是有一種雙胞胎共用一物的既視感?
但《環太平洋》除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外,別的就比較蒼白了,劇情上略顯平淡。
如果僅僅只是靠特效就想拿這個世界的國際電影節獎項,那就有點自視甚高瞧不起這個世界的人的感覺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觀眾並不傻,他們的影視行業只是技術上和探索上極其落後而已,但並不代表沒有出彩的劇情電影和電視劇。
比如翁元武的《戰爭夾縫》,就是以戰爭為背景講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故事而令人落淚。
反之,鞏明華的《人鬼陰陽戀》,就因為自負和一味地追求理念而將觀眾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這樣的電影自然慘遭差評被打了2.2分。
觀眾們還是能辨別優劣品質的,知道什麼好什麼爛。
所以判斷一部電影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故事以及故事的深度。
僅靠特效就想拿提名,在羅維眼裡看來,不太可能。
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不願拍帝皇鎧甲電影的原因之一,因為拿國際電影獎根本不現實。
對他來說,特攝還是穩紮穩打慢慢發育才是上策,不能急於一時。
因此,他才換了另一部電影,一部以衝擊三觀和探討人性的喪屍災難電影。
《釜山行》。
這裡的衝擊三觀,意思是指:
為這個平行世界的人帶來‘喪屍’這個概念,讓他們在認知上重新整理對新事物的理解。
這個世界並沒有羅梅羅,所以也就沒有《活死人之夜》,那也就不存在後面的《生化危機》等喪屍電影。
因此,喪屍這個東西,在這個平行世界,聞所未聞!
而現在,羅維將代替羅梅羅把這個新事物傳遞給世界!
他想讓世人知道!
在他的電影裡,人死後不僅會變成殭屍這種刀槍不入需要道術對付的魔幻存在,也會變成喪屍這種渾身腐爛只有吃唸的死物存在。
在電影選擇中,羅維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喪屍電影數之不盡,挑選起來也非常麻煩。
不選活死人系列,主要原因是羅維並不想把影片中的貧富差距帶到這裡來,這樣會顯得喪屍更像是底層人民為了反抗權貴而憤怒起義的那樣,這反而突出了人類權貴的可怕,尤其劇中還有人類將喪屍當做玩物一樣鎖起來供人進行合影和角鬥。
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而不選《生化危機》的原因,除了因為前期鋪墊太長外,還因為劇中的主要角色有一大半是僱傭兵,其行為和說話方式都與普通人大不相同,難以讓初次接觸喪屍的觀眾有代入感。
再看其他的喪屍片,幾乎是以血漿為主的,那滿屏的番茄醬,著實噁心。這種更是會讓觀眾產生心理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