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謙情知剛才自己的神情已引起程元化的懷疑,不過幸好這《上清神元訣》太難以修煉,更別說《上清神元訣》的後世秘籍了,所以相信程元化也絕不會想到沈謙竟然能夠修煉《上清神元訣》,多半是以為沈謙是想用《上清神元訣》的第二卷和第三捲去騙人呢。
不過讓程元化誤會自己是騙子也不好,所以沈謙便沒有急著繼續追問。
“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說吧。”馬雨瑛急道。
“據說在那上界之人把三卷《上清神元訣》收回去前,在一些上古宗門的懇求下,還是留了一些卷二卷三的抄本的,只是這數量比起第一卷來,那就少得多了,流傳到外界的就更少了。”
“而且那些騙子單獨拿第二卷和第三卷出來也騙不了人,畢竟這神通是循序漸進的,別人既然沒有練成第一卷自然也不太可能只買這第二卷和第三卷,而將三卷一起拿出來也沒什麼大用,因為只要口才好,只需第一卷就能將你口袋裡的錢掏光,畢竟神念能增長一成已是極大的誘惑了,那麼一卷和三卷又有什麼區別呢?那些騙子又有哪個口才不好的,怎麼會自找麻煩去弄那第二卷和第三卷呢?”程元化繼續說道。
“是這樣啊。”潘德福恍然大悟。
“程兄見聞廣博,在下佩服。”沈謙由衷地道。
“沈兄過譽了,哪裡是什麼見聞廣博,只是在下有個族兄是飛雲峰弟子,他在那邊典籍裡看到的,回家探親的時候曾說起過,至於後面說的騙子為什麼不用第二卷和第三卷行騙,是族人平時閒聊討論出來的,也不知對與不對。”
“這就是家族子弟和散修的區別啊。”沈謙心中暗自嘆了口氣,自己千辛萬苦想得到的訊息,只不過是別人閒聊的話題罷了。
幾人酒足飯飽之後便喚過小二會了帳,然後出鎮而去。
鎮的東北面是群山,按照沈謙之前計劃的路線,遇到山脈都是繞過的,畢竟山裡沒有什麼大鎮富戶,而且馬車通行不便,步行的話便不能在趕路的同時修煉了;但程元化一行人出鎮之後便往東北而去,顯然是準備穿越山脈,走直線前往金烏山。
沈謙對此到也無可無不可,距奪丹大會也只有二十餘天了,坊市怕是現在就已經初具規模了,早一點到也好,他雖然想快點修煉到築基,但這幾天工夫倒也耽擱得起。
一行人曉行夜宿地在山中穿行,一路之上談談笑笑,說一些修仙界的奇聞異事,倒也熱鬧。
那程元化不愧是家族子弟,見聞廣博遠在散修之上,譬如沈謙之前聽平老道說修煉火系功法的修士的數量佔修士的十之六七,但具體的原因他也不清楚,只知道似乎和煉丹以及煉器有關,但程元化則詳細說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火系修士在進階築基之後,在丹田內會產生一股火焰,稱為三昧真火,這三昧真火可以用於煉丹及煉器,若是沒有三昧真火,便只能用地火代替。
但地火不似三昧真火一般能自如控制,且在便利性上也大為不及——三昧真火隨時隨地可用,而用地火煉丹則須在地火噴發之處才能煉丹,而興國的地火噴發處大多為飛雲峰及家族控制,散修想用基本無門。
所以自古以來,那些著名的煉丹大師,絕大部分都是火系修士,只有極少數是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了一些天地異火才能在丹道上取得大成就的。
作為散修,若是能自己煉丹,便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捕獵妖獸做任務什麼的,只需在坊市之中購買靈草煉丹,便有源源不斷的靈石進賬,提升修為的丹藥也可以自己煉製,修煉之途自然比普通修士要順暢得多。
不過想在煉丹一道上有所成就,光有三昧真火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天賦,真正能成為煉丹師的修士比築基修士更為稀少。
但只要練了火系功法,就至少還有一線希望,況且火系功法附帶的火球術,在功能性方面也比其他功法便利,譬如可以用來照明、生火,甚至毀屍滅跡,而且威力也不錯,所以才造成了修煉火系功法的修士越來越多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