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人多,擔心馬車無法正常行進,便沿著洛河邊的馬路遊賞。
“若想觀覽集市,尊駕可以在此下車過橋。”
集市她倒是不感興趣,望著窗外的洛河,對令林格道:“不如泛舟河上。”
本來已經包下了當地最著名的酒樓,聽說郡主要乘船,隨行官員只得趕緊吩咐將預備下的酒席送到遊船畫舫上去。
洛河遼闊,若不是今夜遊船多,還不知怎樣森然。
遊船如鯽,河岸邊又在放煙花,一時間都挨挨擠擠到一處,這情形如同火燒赤壁時曹軍的戰船。
明鸞酒量不好,在外輕易不飲,但今夜實在熱鬧,心生興致。
令林格折出少半壺酒來,又往裡兌滿了水,才斟給她。
就著這兩杯淡酒,她還生出些詩意。
“如雷吼哮散斑斕,轟轟烈烈逝如曇。”
“黯淡身死歸良夜,灰飛燼飄枉自憐。”
郡主吟詩,不論好賴,身邊的人都要稱讚兩句,令林格不通文墨怕露怯,並未作聲。
在恭維聲裡,臨旁一艘小船的主人插嘴道:“如此佳期良宵,何故作此悲涼詩呢。”
隨行的官員正要講話,被明鸞以眼色制止住。
“煙火本就是一響而散的東西,良辰吉日還不是用它來取樂。”
“世人常常只見物喜,不見物悲。”
那人聽罷竟奏起笛子來,雖不悲涼,卻毫無笛子的輕快音,在喧鬧中亦悠遠非常。
和著他的笛聲,明鸞望月,此曲竟契合她思鄉的心境。
令林格見過明鸞奏琴,知道她是懂音律的,怕她是女兒,不好意思邀請男子同遊,主動提議道:“如果你喜歡這笛聲,我請他到船上喝一杯如何?”
“不必了”
陌生地陌生人,容易招惹是非,明鸞回絕,吩咐船往遠處劃去。
“那邊可是貢院?”
明鸞只能看清一對燈籠和清白色的瓦,以及幾株茂盛伸展的樹。
“那裡是林下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