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利可汗率餘眾一二百人向西北逃竄,卻被烏護部的大將在石城截住。
牧利負隅頑抗,烏護部不能生擒,只得割其首帶回,作為圖勒八部敬獻給九翎新帝登基的賀禮。
肅清了柔然,新帝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召長寧王俞珩、王勇、薄淩河、江曳等將領班師回朝。
第二件事自然是清查叛黨。
賈家倒好查,族譜上有一個算一個,女子抓起來先幽閉於掖廷做苦役。
男子則不亂老少都關在牢裡待刑部過審定罪。
只是卓淇、卓威父子結黨甚眾,數十載間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大樹倒了,這些跑不掉的猢猻又該如何處置?
俞成靖早已下了剜膿割瘡的決心。
他要澄清吏治,就絕對不能投鼠忌器。
但剜割後如何休養恢復又是個難題,總不能為了肅清叛黨就癱瘓朝廷。
俞成靖在東宮時,他以著書修文為名召集了不少賢才在麾下,綢繆得早。
如今這些人都能派上用場,不至於令他捉襟見肘,但終究還是有缺口,需要用信得過的賢才去填補。
所以這第三件事便是加開恩科。
這三件事疊在一起,令俞成靖夙興夜寐。
他是少年天子,年輕且身體好,還能熬得住。
可身邊幾個上了年紀的老臣,像宋衡、曹光可是真熬不住,甚至反過來勸皇帝要注意保養身體。
每每疲憊時,俞成靖便更恨亂黨。
恨不得審也不審,乾脆挑個好日子,把他們都一起斬了了事。
……
朝廷忙、宮裡忙,長寧府也忙。
明鸞與令林格的婚事已坐定,禮部雖暫時無暇顧及,但王府可得先籌備。
嫁妝預備哪些,無論鉅細,徐慕歡都要一樣一樣確定才完。
預備陪嫁的僕從,尤其是近身伺候的人,更是得一一挑選。
“你看這花名冊,是我替你選得丫鬟、僕婦,如果有不喜歡的就劃了去,再選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