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也藉著廉王的餘蔭,乘此良機成為朝野之間權勢炙手可熱的人物。
他的族人和親戚更是在太平縣內耀武揚威,做下了許多蠅營狗苟的勾當,引起的民憤極大。
另外的王氏和李氏兩大家族也來頭不小,都是出身不俗的名門望族旁支一系。
王氏是前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王鏊王濟之的旁支族人,李氏則是剛卸任不久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的旁支族人。
只是王鏊和李東陽都十分嚴格要求自己的旁支族人,平時須要律已守法,太平縣王氏旁支和李氏的旁支族人,也算得上是開明士紳,在民間的名聲極佳。
四大豪門的最後一家,也就是其中權勢最弱的一家,是太平縣富商蔣淵。
此人是平民出身,為人十分精明能幹,且十分熱衷於經營商業。
後來他投靠秦王,做了秦王府中的代理商人,從此財源廣進,逐漸成為太平縣境內的最大鉅商。
平時他為人十分低調和善,又極為豪爽大方,對官員及胥吏們恭謹有禮,並捨得花錢送重禮,是前幾任縣令最為歡迎的公共人物之一。
每逢蔣氏族人參加縣試,都會獲得太平縣令贈予的極佳名次。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一次蔣淵也派出了六名蔣氏子弟參加今年的縣試,人數卻是大平縣四大家族中最少的一族。
而且今年正值蔣家和王氏一族按照慣例參加縣試,可以說蔣淵是四大家族之中最為低調之人,明顯透露出他不想與孫山發生激烈的對抗之意、、、、
孫山對於太平縣四大家族的騷操作,也表示出極為不滿,這明顯是給自己上眼藥水啊!而且是咬牙硬上。
只是不知曉他們是怎麼想的,是打一棒槌再給一顆紅棗,還是迎頭一棒將自己敲暈制服,讓自己臣服於他們的淫威之下,做一個糊塗不管事的縣令。
只待三年任期已滿後,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在太平縣境內留下不作為的昏官名聲。
對於李氏旁支族人對自己顯示出的極大惡感,孫山還算有些理解,畢竟李東陽被逼迫辭去內閣首輔職位,多多少少與自己有些關係。
馬振那兒自不必說,廉王一系的官員接二連三的折損在孫山手中,他對孫山早已抱有極大的惡感,想方設法難為自己一下,也能勉強說得過去。
至於蔣淵那兒,可能是受到馬氏一族或李氏旁支族人帶來的威逼所迫,不得不臣服於他們的淫威之下。
蔣淵又不想公開與自己發生明顯的抗爭,便做出了以上看似自相矛盾的舉措,也是有因有情,可予以諒解。
那麼王氏旁支一族又為何如此熱衷於為難自己,還一下子將參加縣試的人數增加到十人,在太平縣四大家族中名列第二名。
而且今年王氏家族按照慣例不參加縣試,王家一下子派出十名子弟,分明是在難為自己。
雙方得結下多麼大的仇怨,才能讓王氏旁支族長如此孤注一擲,自己怎麼想不出何時與他們結下如此大的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