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大叫一聲:“哎喲,快些去看看是哪一個賭坊的賭注契約?他們的夥計也太粗心了,怎麼能把如此多的銀子送錯人?”
孫山在一旁連忙阻止住他:“兄長,別看了,這是有人故意送給我們的禮物,哪裡有這麼粗心的夥計送千餘兩銀票給我們,而不要任何回執的?不管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我們將銀票和押注契約收好,將來當作證據即可。”
孫虎三人雖心有疑惑不解,卻苦於沒有證據找到當事人,便將此事棄於一旁置之不理。
三人難以抑制心中的喜悅,談笑著回到孫山開辦的繡品商鋪後院。
附近的商鋪掌櫃都前來賀喜,並送上數目相等的賀喜禮物。
孫山也不虛加推辭,爽快的令夥計收下禮物,又掏出準備好的喜錢送給各位商鋪掌櫃,他們也不做作推脫,笑咪咪的接過喜錢,又道賀一番陸續離去。
孫山此時不得不佩服這些明朝古代人,那麼聰明和知禮節,如此行事雙方都沒有損失,還讓雙方都極滿意,比後世大張旗鼓設席擺宴收份子錢強多了。
三天後縣試中榜的學子們去縣衙拜見知縣石禮時,縣試案首韓遷翩翩來遲,還神色有些焦灼不安。
他向眾位同年躬身施禮道喜後,又急匆匆的來到縣令石禮身前致歉陪罪。
“縣令大人恕學生失禮了,家父年紀老邁,身體有所不適,學生想告假回家侍奉父親,有些怠慢大人和各位同年,恕罪,恕罪。”
古代人十分推崇孝道,石禮自然不能強行挽留韓遷,便溫言撫慰韓遷幾句,讓他回家侍候父親起居。
韓遷這一次沒有向剛才一樣匆忙,而是一一向同年們施禮告別。
孫巖這才驚奇的發現韓遷便是考試當天和自己一起交卷計程車子之一,還是那位出考場便大聲感嘆之人。
看到韓遷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又極有禮節的與眾人致歉道別,與傳說中沉迷青樓楚館的花花公子大相徑庭,當下孫巖對他心生好感。
韓遷走出昗衙後,登上帶篷牛車,管家韓華正在等候,立刻湊上前低聲詢問具體情況。
“少爺,沒出什麼差錯吧?老爺吩咐的話語可曾記牢,並主動向石禮賠禮道歉?他可曾溫言寬慰少爺?”
韓遷一臉鄭重的予以回應:“沒出什麼差錯,華叔,到如今我才知曉二叔和父親有多麼為難,想起以前我做過的混蛋行徑,現在很是懊悔不已。華叔請放心,我再不肖,也不會再做出讓父親傷心的蠢事,會好好聽從父親的諄諄教導。”
韓華驚訝地望著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韓遷,不由得心生欣慰之情,同時也暗自感嘆不已。
看來只有苦難才能讓人迅速成長起來,只是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韓續少爺的獄中自殺,和老爺的猝然衰老,終於讓遷少爺棄惡從善,像個男子漢一樣撐起岌岌可危的韓氏家族。
當馬玉英告知孫巖那筆銀子的來路去脈後,孫巖才長出一口氣,終於解開了迷題,也讓孫氏一家人再無擔憂。
進入正德十四年四月份以後,青州府試如往年一樣正式進行。
孫巖此次不負眾望,取得了府試第三名的好成績,成為大明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沂水縣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