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明官場之名落孫山> 第125章 案首終花落誰家(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5章 案首終花落誰家(一) (1 / 2)

面對謠言四起,石禮感到十分頭疼,又不能讓捕快隨意抓人加以處置,若那般行事,豈不是坐實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傳聞?

他根本就不知曉孫巖的才學如何,只與孫巖有一面之交,連句客套話都沒說過,不知道怎麼會有這種流言蜚語?

石禮對此事大為惱怒,一氣之下將傳言中的幾個胥吏痛打一頓,暫時消解下惱羞成怒的尷尬。

鑑於各種謠言流傳在外,在當地已經形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讓為難中的石禮反而起了另一種想法,於是隱忍在胸暫不發作。

轉眼間已到三月初,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縣試舉辦之日,沂水縣城內如今有了兩個縣試案首的最佳人選。

一個熱門人選自然是浪子回頭型的代表人物韓遷莫屬,此人傳言這些時日勤奮好學,據說也有人看到過他之前的“文章”(僱傭槍手所作的文章),連大儒們都誇讚說憑藉此文章,可考取秀才綽綽有餘。

不過由於孫巖的強勢出世,讓韓遷的預定案首之位有些動搖,而孫巖憑藉有石禮的關係,在賭檔中的賭注略在韓遷之上。

就在這時候又有人出來買冷門黑馬,一下子在韓遷處押下了一百兩銀子的賭注。

眾所周知,縣試案首隻有一人,如今出現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方,一下子引起更大的轟動。

接蘭自在雙方名下都出現了數額更大的下注,不過孫巖仍然略勝出韓遷一籌,是眾人最看好的人選,無非是世人更看重於他與知縣大人私下有交情。

從沂水縣剛剛傳出孫巖被石禮內訂為縣試案首的謠言時,孫山便敏銳的感覺到有人想要對付孫巖。

他立刻派出精細幹練的族人前去調查真相,可結果是一無所獲,花費人力和物力皆無濟於事。

孫山也顧不得管理族學,將眾人調查來的線索,用後世分析法推演了幾遍,最終也沒查出來是什麼人陷害孫巖。

孫氏一族之前是寒門平民,又僅僅出了孫山一個副榜舉人,在尋常人家眼中是極厲害的人物,可放在整個沂水縣內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人物?

沂水縣內可謂人才雄厚,在洪武年間便中出了進士朱瞻、葛瑾、劉拯等數人,後來在天順、成化年間也有李燁、武衛等人中過進士,還有韓文儒和韓德兩位二三甲進士。

只是自弘治朝至今三十多年沂水縣境內沒有中出過進士,連舉人都少之又少,才讓少年中副榜第一舉人的孫山獨領風騷,其實論家族底蘊和實力,孫氏一族根本上不了檯面。

再說孫巖剛剛拜趙軒為師僅反不足兩年,雖說這兩年有孫山暗中輔導,孫巖的制藝文章寫得不錯。

可在孫山眼中看來也不比自己當年寫得出色,而且還略有遜色,怎麼還有人對孫巖下此毒手呢?

這暗中放謊言和推波助瀾之人到底居心何在?一直是孫山為之困惑不解之迷。

孫山也曾經懷疑過是韓德要暗中對付自己,畢竟韓續與他生過矛盾爭鬥,可今年縣試有韓德之子韓遷參預其中,又與孫巖是最佳熱門人選,孫山斷定韓德不會做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愚蠢做法。

就在孫山為之煩惱的茶飯不思之時,孫虎的一句話反而警醒了他,讓他不再為此事太過於糾結。

“山兒。你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咱們只求巖兒能考中縣試,能去參加府試,最好能考取個童生的功名,管什麼縣試案首做甚麼?別說巖兒考不中縣試案首,即便考中了縣試案首又有什麼用處?依我看來,咱們索性不去理會,各安天命吧。”

孫山可是知道考中縣試案首的好處,參加府試時,一般情況下,知府會看在知縣親點案首的面子上,府試是必定過的。

若不出太大的問題,院試時也能勉強過關,妥妥的一個大明朝秀才功名便到手了。

可似乎對孫巖沒多大用處啊,孫山依據自己的考場經驗,上次自己僥倖吊了院試榜尾,孫巖能考個童生功名便不錯了,看來是自己人憂天啦!

不過謠言四起可能對孫巖也有壞處,就怕知縣石禮畏懼流言蜚語,故意黜落掉孫巖。

到時候便是對孫巖的極為不公,也是對孫巖的最大傷害。

馬文彬正氣惱的坐在馬家客廳椅子上,望著低頭不語的馬玉英主僕倆怒聲呵斥著。

“誰讓你們喬裝打扮進縣城的?還敢私下裡下百兩銀子的賭注博韓遷勝出,你們這不是火上澆油嗎?還怕孫巖的麻煩太少,你們把他架在火堆上再加烘烤一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