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三年三月初九,孫山的家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孫山收年僅一歲多大的嬰兒為親傳大弟子的訊息傳揚開來,還未開始農忙的村民們都來到孫山家觀看,附近的其他村民也不辭辛苦跑來湊熱鬧。
院子內外都站滿了人,比尋常人家嫁娶都招攬人們前來觀看。
這次孫山請來的觀禮貴賓中以經師趙軒和沂水縣教諭最為尊貴,沂水縣戶房司吏吳松也參予其中。
經過王仁一事之後,孫山和吳松在正德十三年間交往更加密切,已經成為忘年之交的好友。
這次孫山正式收徒,便請他來做個觀禮賓客,戶房司吏是朝廷的經制吏,不算是官員,只是現代人口中常說的“政府部門正式工”,可在民間的震懾力很強大。
俗話說流水的官員,鐵打的吏員,縣令都是不遠千里的到外地去任職,且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大考核。
一般都是任滿三年,都會根據吏部的年終考核,無論優劣廉貪,要麼平調同級,要麼下調一級,要麼升遷擢拔,最多連任到上任後的第六年,縣令必須會被調走。
這是大明朝廷實行的潛規則,為的就是擔心地方官連任太久,會與當地不良豪紳殘害當地民眾,而制定的特殊規定。
而吏員則大為不同,不屬於官員又俸祿極少,誰願意去異地他鄉去受苦,都是在當地任職。
對此朝廷也不調任吏員,只憑縣令的喜惡,任由他們自由選擇,結果使得胥吏這個階層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尤其是自成化朝開始,朝廷已經取消了吏升官的渠道,想像開國初從吏員積功做到一方官員,已經是成為水中撈月,一絲可能性也不存在。
沒有了升遷的希望,更加促使吏員們將目光放在攬權貪腐上面。
自弘治朝以來,有些地方官員稍稍性情軟弱,或者不諳熟世務,便會受到吏員們的挾制或欺瞞。
這些官員只有空頭職務,而沒有實權,最終只能像徵性的度過三年任期,或升或調又去別處做官。
看到有戶房司吏坐鎮,總甲、里長等都前來捧場到賀,招惹的看熱鬧之人越來越多,熙熙攘攘的到處是人流湧動。
王田裝扮齊整,身穿長袍,鬍鬚也經過精心打理,更顯得面目清秀,身材修長挺拔,正是中年大叔最有男性魅力的輝煌時期。
他見到有那麼多人觀看兒子王緣的拜師禮,頓生自豪之情,昂首挺胸的走在妻兒之前,按照時下禮節,送上拜帖和拜師禮品。
陸翠兒也是一身盛裝打扮,更顯得英姿颯爽嬌豔如花,衣著雖是農家婦人平常衣物,也收拾的齊齊整整,懷抱著兒子跟在丈夫身後。
王緣表現的很乖巧可愛,沒有像平常小孩子那樣看到人多便羞怕的大聲哭鬧,而是瞪著兩隻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觀看著眾人。
有時候看到有人善意的逗樂他,還發出一陣陣歡快的嘻笑聲,讓人更加喜歡他。
還有人時不時的發出大聲感嘆:“哎呀,怪不得舉人老爺要收他為徒,這孩子一看就不是等閒人物,將來必成大器。”
聽到王田夫婦二人帶著兒子親自登門拜訪,孫山也沒有出門迎接他們,而是坐在客廳內與觀禮貴賓們暢談。
代替他出來迎客的人是二弟子孫河孫伯曉,和王田夫婦客套一番後,便把他們迎進客廳去見孫山。
因為孩子太小,陸氏抱著王緣行了個女禮中的大禮,當然不是行跪拜大禮明時可不像辮子國時逢人便跪,一副軟骨頭的奴才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