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明官場之名落孫山> 第90章 戶房見聞改心志(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0章 戶房見聞改心志(一) (1 / 2)

孫山等人邁步走進縣衙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前院,還有一條長長的通道。

進入第二道儀門後,在正中間立有一個小亭子,亭子中間立有一塊石碑,名叫“公生明”碑。

石碑背面正對著大堂,上面刻有洪武皇帝朱元璋頒下的十六字警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容。”,是特意提醒各級官吏的警示語。

正對著“公生明”碑的大堂,一般情況下,知縣不會坐大堂辦公,而是在二堂審決案情,除非有重大案子且不牽涉到個人隱私,知縣才會升大堂審理且判決案情。

在大堂和儀門之間是個正院,兩邊便是數排六房辦理公務的地方,房間很多且分佈有序。

六房分為戶吏禮兵刑工,之外還有承發房等部門,但明朝人都習慣稱之為“六房”。

孫山想購買國家公有土地,必須去戶房辦理手續,而且要取得各級官吏的同意後才能購買。

他們一路沿著房間找尋著,在一間門楣上嵌有′戶房’的房間前緩停腳步,看到房門大開著,孫山便率先走進房間。

這是一個裡外套間,套間還用青磚砌牆隔成一個單獨的房間,留著單間小門。

外間坐著一位三十多歲的人,身上穿著白衫,頭戴皂巾,腳上穿著雪白襪子黑鞋,看打扮就知道此人必是戶房的書辦。

此書辦正坐在書案後的凳子上,伸長耳朵專心致志,津津有味地傾聽著套間內訓斥人的叫喊聲。

“王仁,不要別人誇你仁厚,你便肆無忌憚行事,一意賣好於刁民。別人經辦的稅賦都收上來了,你卻只完成其中的三成,叫本司吏很難做啊!都像你這樣辦差,我怎麼壓服住其他書辦。”

沉默一陣後,傳來另一個人有點倔強的辯駁聲:“吳司吏,那些人連自身生計都難以維持,家中只有些許糧食,我若過份催逼對方,這不是故意要致他們於死地嗎?”

吳司吏好像早已料想到王仁必會如此回答,怒哼一聲拍案而起,又一次厲聲訓斥著王仁。

“本司吏知曉他們生活艱難,可上差有命,我等又是端官府的飯碗,不用心收繳稅賦,上面可不會體諒我等。到時候若上差責難我們,你王仁可有能力承擔上司的雷霆怒火嗎?”

王仁這次不再沉默,立即反口爭辯:“吳司吏此言差矣,這些人根本沒有能力繳納這麼高的稅賦,又處在年節剛過,沒有營生可做,又哪裡來的錢財交納稅賦,總不能逼迫他們去賣兒賣女吧?”

那吳司吏卻厲聲詰問對方:“王仁,你若不痛下狠心逼迫他們,便是存心與自己過不去。你可仔細想過沒有?一旦你的差使難保,尊父會如何傷心不已,你就不能狠下心去催逼一下嗎?”

此言明顯擊中了王仁的痛處,讓他許久都沒有開口說話,又過了一會兒後,王仁才出聲打破沉默不語的寂靜。

“多謝吳叔能夠寬容小侄幾個月的倔犟妄為,不過人各有志,小侄實在做不出逼迫別人賣兒賣女的舉動。小侄打算辭去戶房書辦一職,回家侍奉父母,不再涉足書吏行當。”

一陣難言的沉寂之後,吳司吏的聲音又重新響起,這一次卻不再那麼嚴厲,反而有些和藹可親。

“好啦,別再犯渾逞能啦,你再多跑幾趟儘儘心力,辭職就不必提了,只怕你還未辭職,王兄長就會把我的腿早打折了。出去吧,好好用心做事即可。”

可能是看到王仁不肯違心意去辦催逼稅賦之事,吳司吏又轉緩語氣,耐心的叮囑王仁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

“以後若六房內有其他職位,我會設法將賢侄調派回來,看來你這等軟心腸,還真幹不了這催逼稅賦的有油水之事。只是賢侄當牢記不要再心慈手軟,若有那頑劣抗交稅賦之徒,交給衙役前去處置,別弄髒了自己的雙手。好啦,你出去做事吧。”

伴隨著年輕人王仁的告退聲,套間的厚門簾被人用力一掀開,一位二三十歲的青年人邁步走出套間,正是孫海的親生舅舅王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