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司吏見狀自嘲解說道:“吳是口天吳,松倒是武松的松,施耐庵先生害死我了,別人一聽到我的名字,便立刻聯想到水滸傳中的武松。諸位,若我是那灌口二郎神行者武松,豈不是也要到景陽崗上打虎,哈哈哈哈哈、、、、、”
吳司吏一席開玩笑的話語,使得眾人之間親近許多,孫青父子及孫巖等人面面相覷,心中暗自腹誹著。
上一次吳松帶人前來報喜,雖拿出二兩銀子的隨禮,卻連姓名都沒有報出,如今竟然流露出這般無比熱情的嘴臉。
若不是孫山中了副榜舉人,孫家怎能受到如此禮遇,也不會有如此榮耀,連知縣大人都親自登門賀喜。
孫山與石禮等人痛飲幾杯,又客套一番後,告聲罪離開了坐席。
今天他是宴席的主角,要去拜見的人極多,首先要去拜見外公和外婆,以及劉氏的兄弟姐妹,以及伯母的孃家親戚。
然後還要拜見岳父張二強夫婦及張氏族人,在雙方客氣交談中,孫山發現岳父岳母都是善良憨厚的莊戶人,才將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觀其一家人的表現來看,未婚妻張蓮應該也是個極好相處之人,再加上他曾匆匆見過張蓮一次,人長得也十分俊俏。
在與孫氏族人客套交流之時,孫山發現有件事情特別怪異,這讓他有點兒摸不著頭腦。
之前一向與孫山極為親近的族兄孫全,和他的母親竟然獨自坐在偏僻處的酒席上,同席之人都是些未成年的半大小子。
孫全母子倆也皆是面露十分尷尬不已之色,也不與其他孫氏族人們說話聊天,不對!是孫氏族人們故意冷落不理睬孫全母子二人。
孫山仔細回憶一下,也沒有發現是什麼原因,本著和孫全昔日的友情,他極熱情的與孫全母子敘談閒聊著。
可看到孫全母子倆一臉誠惶誠恐的模樣,孫山感到十分納悶不解,都是孫氏族人,真得不知道他們為何如此拘謹慎行,好像隱隱有些兒自卑的情緒。
正在雙方都感到十分尷尬之際,孫山的三祖父一臉怒氣的走過來,伸手拉起孫山便走。
孫全的母親站起身怯懦的叫了一聲:“三叔,您好,全兒快來拜見你三爺爺。”。
孫山的三祖父絲毫不加理會她,也不理睬施禮拜見的孫全,拉著孫山氣哼哼便走。
來到他坐的那桌酒席之前,還小聲的怒罵了幾聲話語,只是聲音太小,孫山根本聽不清楚是什麼話。
本著古代流行的長者為尊習俗,孫山也不好多加過問,更不能多加干涉,便任由三祖父發威,還主動端起酒杯向三祖父敬酒,消除其心中的怒氣。
孫山的心中卻打算以後與母親仔細打探,若能夠化解掉雙方的矛盾,那是求之不得的結果。
畢竟孫全之前與孫山十分親近,一直像個大哥哥一樣照顧著他,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族兄之一。
孫山的外婆、舅母、姨母因是女眷,平常來孫家做客,無所謂什麼避諱,徑直和男客坐在一起吃飯即可。
可今天有縣令大人前來賀喜,則大不相同,便另外安排一席在裡屋坐席,由孫山的母親劉氏相陪同。
孫山過來拜見時,只看到外婆一手摟抱著姨母,一手抹著眼淚,嘴裡還亳不留情,對著孫山的姨母又哭又罵。
“死妮子不聽話,現在知道當初爹孃攔阻你是好意了吧?如今不光苦了你,連孩子也受到牽連。看看你姐姐家過得多麼風光,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死倔妮子,不聽話,氣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