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著孫山原本就聰穎慧智兼勤奮好學的頭腦,這本書在一個禮拜後終於抄寫完畢。
孫山也順便背會了時文集冊中的全部文章,對其中的行文風格以及寫作技巧,都頗有領悟。
且覺得收益非淺,不僅對自己的學業多有幫助,還收穫了一些錢財,也算是一舉數得。
一本沒有差錯的書籍送去書店,留下有錯誤的作為自用,這本書籍除了孫山額外又購買一些紙張費用外,幾乎沒花多少錢便得到一本時下價值五六兩銀子的時文集冊。
等到他到書店交上書籍,書店掌櫃也許是看他年少便考上童生,心中有些許忌憚,表示出對抄本很滿意。
當下他極爽快地付給了孫山應得的報酬,又讓孫山再選一本時文集冊帶回去抄寫,還額外贈送了一些紙張。
就在此時,街道口傳來一陣喧譁聲,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正雙手拉扯著一個十七八歲青年的胳膊不放手,口中還大聲哭泣著哀求對方。
“哥哥,還是賣我到富貴人家為使女吧?這樣還能夠多賣幾兩銀子,能夠治好孃的心疾。哥哥,娘若知道你自賣為奴僕,咱們李家從此便沒有頂樑柱了,李家也失去了香火傳承,孃親會被活活氣死的,那樣你不是在救孃親,反而是在害孃親啊!”
她的哥哥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少年,相貌堂堂,長得十分周正,此刻黝黑色的臉龐上充滿了悲憤和無奈。
他即覺得妹妹說得有幾分道理,又不忍心將妹妹賣掉,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選擇,口中只是喃喃自語著反駁妹妹:“妹妹,沒事的,只須我掙夠了贖身錢財,便能自贖自身,還不是一樣繼續傳承李家的香火?”
那書店掌櫃在一旁無奈地搖搖頭嘆息不止,嘴中喃喃自語著:“蠢才,蠢才啊!這李鎮小子什麼都不懂,這樣下去李家看來真的沒希望了,要徹底絕滅香火了。”
他看到孫山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樣,便感慨地向孫山詳細解釋:“孫相公有所不知啊,老天爺也專挑老實人欺負。這個少年叫做李鎮,父親很多年之前便病故了,只留下他們母子三人相依為命。”
在書店掌櫃的敘述中,孫山才得知李母含辛茹苦的把李鎮兄妹倆養大成人,卻又患上了心疾的毛病,一點兒重活不能幹,還時常發病痛苦不堪。
即使放在現代社會,貧苦之人哪裡有錢治療這種富貴病,何況大明朝時的李家本就貧窮,家中的一些錢財花個罄盡,逼得李氏兄妹倆要自賣自身,也要籌錢為母親治病。
說到此處,書店掌櫃不住的搖頭嘆息:“可忴李鎮兄妹倆不知道一旦身入奴籍,便徹底全完了,他李家從此再無出頭之日,即便李鎮人活著,也成了被富貴人家驅使奴役的賤籍之人。”
也許是事不關已便良性人品爆發,本來極其奸詐狡黠的書店掌櫃,也對上天對待李鎮一家感到有些不公平。
一直感嘆著世事無常,絮絮叨叨的念叼著上天怎麼不保佑李鎮一家平安健康。
由此看來李氏母子的為人不錯,其不幸的命運,讓左右街坊鄰居都十分同情,連足以稱得上奸商的書店掌櫃,都情不自禁的感慨萬分。
李鎮兄妹倆在街道上爭搶著自賣自身,吸引了許多過路人的關注,大多數人都投報以同情的目光。
也有幾個好色無良的混帳男子,看到李鎮的妹妹李豔長相後,便一個個拔不動腿腳,目光呆滯痴迷地不忍離去,或者駐足下來指著李豔評頭論足,卻不敢上前開口講價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