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勇者團隊和魔法騎士軍團之間的這場比鬥,秋豐城裡倒也沒有可以封鎖訊息。
倒不如說,為了讓都城的市民們親眼看到勇者團隊被魔法騎士軍團的精銳士兵們打敗。
大臣們在這二十天裡,除了挑選出軍團中的精銳代表以外,還故意派人將這場比斗的訊息傳遞到了普通市民之中。
不僅如此,在平日裡並不對普通市民開放的魔法學院的競技場,也在大臣的要求下,對普通市民開放。
每個市民只需要繳納一個銅板,就可以進入競技場的看臺中,見證即將展開的這場比鬥。
大臣們和國王威廉十六,在對於勇者團隊的事情上意見不合。
為了讓自己的意見更有說服力,大臣們想要藉助市民們的力量,以這場比斗的獲勝,來徹底駁倒國王威廉十六的觀點。
如果勇者團隊在這場比鬥中輸得一塌糊塗,那麼這些見證了比斗的普通市民們,就會率先對勇者團隊失望。
到那時候,國王威廉十六,以及大劍豪格羅姆等人,即使再想要支援勇者團隊,大臣們也能夠引導民憤,讓他們放棄原本的堅持。
此時此刻,這個足夠容納近萬人的競技場看臺上,已經坐滿了都城的普通市民。
很顯然,大臣們對於比斗的刻意宣傳,做得十分到位。
至於那一個銅板的入場費,並不是大臣們要藉此機會盈利,而是以此來統計到場人數罷了。
一個銅板對於一些偏僻主城或者山村的人,可能也算是一比不小的費用。
但對於都城的任何一個普通市民而言,卻都算不了什麼。
不過即便是在都城市民們眼中最不值一提的一個銅板,這場比鬥也是收費了。
大臣們知道,無論什麼東西,收費和免費的概念,都是完全不同的。
哪怕是這麼一銅板,這些入場的普通市民們,也會因為交了入場費,而看得更加仔細,更加投入!
他們要的就是這份仔細,這份投入,來讓市民們更好地見證勇者團隊的無能,來見證他們的魔法騎士軍團才是最優秀的!
至於這場比鬥中可能出現的不公平情況,他們並不在意。
在他們看來,比賽是否公平,那還不是他們一張嘴巴能夠解決的事?
只要他們能夠把雙方的戰鬥解釋得合情合理,能夠自圓其說,那麼普通市民們還不是都能夠接受。
大臣們知道,對於市民們來說,一切的過程都不重要,只有最後的競技場中,到底是誰站到了最後,那才是他們在意的!
除了見證勝負的觀眾以外,大臣們對於參加比斗的精銳代表們,同樣也是準備充分。
這二十天裡,他們在數萬的魔法騎士軍團士兵中,一共挑選出了兩百個軍團代表。
每一個軍團代表,都是百裡挑一的精銳中的精銳。
比斗的條件,是一比十的戰鬥,勇者團隊的五人,對抗魔法其實軍團的五十人。
至於剩下的一百五十人,則是大臣們為了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而準備的後招。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五十人沒有順利搞定勇者團隊的情況下,大臣們就會考慮更改比斗的規則條件,甚至增加上場士兵們的數量,來確保最終的勝利。
有了這兩百個精銳代表預備著,大臣們都覺得自己一方已經是勝券在握。
無論出現什麼變故,他們都有足夠充分的準備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