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日後,敵國的皇子已經一下子搖身一變變成了皇上,不過還好,登基之後也沒有掀起什麼大風大浪出來,但是太平的日子並沒有多久。
幾年之後,敵國的皇上覺得自己的位置已經坐穩了,便開始想法多了起來,想著攻打東瀾國。
一是覺得東瀾國的皇帝年老體邁,僅有三個皇子,而且少有的兩個皇孫還萬分的爭權奪利,絲毫不看重一點點的血緣情分,更不要談什麼兄弟之情。
皇室裡怎麼可能會有所謂的兄弟之誼,姊妹之情呢?
二是覺得東瀾國的朝廷官臣們勳貴分化,並且黨派的情節非常的嚴重。東瀾國的朝堂風雲詭異,氣氛之迷離,可是有可靠的細作詳細傳鴿告訴他的。
此時這般好時機,這個時候不攻打,更要待到何時呢?
第二天,他就在朝堂之上跟他的朝臣們說了此事,並且把他的想法一一告訴,扮演著愛官愛兵的好角色,多麼為百姓著想的賢君。
但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是不是他自己的虛榮心理和攀比心理。
當然,丞相作為一個真正有大智慧,深謀遠慮的官臣,自然是很不看好此次由自家皇上掀起的戰爭的,他覺得此次攻打東瀾國並沒有大獲全勝的可能,一點機會的沒有。
就在他問他的臣子們有何異議的時候,丞相不怕死的站出來道:“皇上,臣以為,此次攻打東瀾國,多為不妥,一是因為東瀾國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我們的國家兵力剛剛充足,這個時候挑起一場戰爭,不論輸贏,我們國家都不會有太大的利益。”
“丞相啊,那你是不知道,現在的東瀾國的情況,他們國家已經四分五裂,外表看起來壯大無比,其實內部裡已經被瓦解的差不多了,只要我們去把他搖一搖,定能散開來,讓我們佔領,到時候我們的國家就一下子變成大國了,我們就要趁現在他們這個情況的時候攻打他們,不然等他們恢複好了過來攻打我們怎麼辦呢?”他心裡明顯已經不耐煩,卻還要假裝耐心的解釋道。
“那兵力?”丞相一臉問難的說道。
“丞相啊,所謂朝堂之上,有文有武,你一個丞相,自然是文官,卻在這裡提醒朕國家的兵力,你這樣是否覺得有些不合理呢?”
聽到這裡,掌有兵符的將軍看不下去了,丞相好歹也是三朝元老了,他的深謀遠慮他自然是知道的,心裡也是很敬佩丞相的,他自然相信丞相的看法,但皇上的想法他也不能全然不顧啊。
“皇上,臣以為,現在的兵力攻打東瀾國肯定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是就像丞相多說,如果派大量的兵力去攻打東瀾國的話,那這個期間我們的國家的安全是岌岌可危的,如果有其他小國趁虛而入的話,那我們的國家也會岌岌可危的。”將軍兩邊不得罪的說道。
丞相見皇帝突然把鍋丟給了將軍,將軍這個大老粗今天竟然還反應過來,還回答這般毫無紕漏,也真真的是進步了。
可皇上不開心了:“朕登基這麼多年,兵力養夠還不能出兵那我養你們幹什麼吃的?”
朝堂無一人說話,就在這個時候,丞相又在一次的不怕死的站出來,說道:“皇上,就算我們的兵力足夠,那你打算派誰出兵呢?我聽說東瀾國的皇帝長皇孫萬分的狡詐狠毒,萬萬是個厲害的角色。”
皇帝一聽這個話,立馬暴起:“放肆,我國的丞相竟然在朕的朝堂之上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將軍,就由你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攻打,朕等著你的好訊息,好了,都不必再說,朕心意已決,退朝。”
皇帝離開的大殿,剩一群臣子面面相覷。
次日,將軍就召集了二十萬的兵力,帶好了糧食與馬力,就浩浩湯湯的出征了。
東瀾國見狀,急忙商量對策。
東瀾國皇帝聽大臣意見派了15萬兵力讓將軍帶兵前去打仗。
三天過後,前線傳來訊息,將軍打了一個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