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雖然對皇太妃沒有太深的感情,但也不得不做做樣子,於是下令徹查,一定要找出兇手,以慰太妃在天之靈。
查來查去,就查到了君無心的頭上,禁衛軍稽查司的人,在皇太妃的宮裡發現在君無心的腰牌,皇上勃然大怒,立刻派人去召君無心進宮,皇上要親自審問。
皇太妃被刺死,證據指向重孫,這畢竟家皇家的家事,皇上雖然生氣,但還是有意遮掩,所以並未將君無心刑拘,只是將他宣進了養心殿。同來的,還有其他皇子皇孫,等同於皇家開了大型的家庭聚會。
養心殿中,一大群皇子皇孫正襟危立,各懷心思。
君無心跪中正中間的一片空地上,低著頭。
皇上坐在龍案後頭,審視著君無心,眉頭緊皺,在眾多皇子皇孫當中,君無心是皇上最為器重的一個,他不相信君無心會做出這種事,但是現場搜到的令牌,又由不得他不信,沉默了片刻,他開口道:“心兒,你可有什麼話說?”
君無心一拱手道:“稟皇爺爺,這件事一看就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孫兒,孫兒同所有皇家子孫一起去了幾百裡外的皇陵,怎麼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回皇宮一趟,行刺皇太妃?此其一。”
“皇太妃已如此高齡,孫兒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若真是孫兒想要行刺皇太妃,又怎麼會留下這樣明顯的證據?此其二。”
“再則,皇太妃生前一向對孫兒疼愛有加,聽聞皇太妃去世,孫兒悲傷不已,怎麼可能會傷害她老人家,此其三。”
君無心說的頭頭是道,皇上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掃視了一圈旁邊站著的皇子皇孫們,問道:“你們可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楚王上前一步道:“啟稟父皇,兒臣覺得皇長孫說的頗有道理,只是令牌一事,又該如何解釋?兒臣猶記得,當時父皇召集大家回京時,遍尋皇長孫無果,不知道皇長孫殿是去了什麼地方,可否在大家面前拿出不在場的證據?”
太子也上前一步道:“啟稟父皇,心兒他雖然當時沒有跟大家一起回京,約摸過了兩個時辰,他就從後面追了上來,這並不能證明他就與皇太妃這事有關,請父皇明察。”
其他的皇子皇孫都靜靜的在一邊看著,沒有說話。
皇上看了看楚王,又看了看太子,這兩個兒子都很優秀,太子在朝口積威日久,而且他是皇長子,繼承皇位是理所當然。楚王這些年來各方拉攏經營,勢力也不可小覷,兩個人之間經常的明爭暗鬥,他這個做父親的,怎麼會心中沒數!
再看下一代,太子這邊有君無心,無論是從處事手段,還是從心機上來說,都挑不出毛病來。而楚王那一邊,同樣也有一個君無卿,若非是皇上有意培養君無心,兩個人在能力上,也不相上下。
思索了片刻,皇上最後又將目光定格在君無心的身上,他問道:“心兒當時正做什麼?可有能證明你不在京城的證據?”
君無心突然沉默了,他若是說當時正和蘇靈羽在一起,皇上會不會信不說,若是傳了出去,恐怕會影響他的威信,皇上帶著諸皇子皇孫去祭祀皇陵,他竟然同一個女人廝混,怎麼說都不光彩。
片刻的寂靜之後,君無心道:“孫兒當時就在安慶城外,皇陵附近,若說證據,只有孫兒的貼身侍衛可以證明。”
皇上對君無心的話有點失望,他道:“既然如此,你回去就禁足吧,沒有朕的命令,你不許出太子府半步,直到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回到太子府中,太子又召來君無心,問了一番。君無心只道是自己出去遊玩,這才錯過了跟眾人一起回宮的時辰,並無人能做證。當時確實是回來的匆忙,太子也沒有挑出錯出,只囑咐君無心,這一段日子,一定要事事當心,千萬別出錯。
蘇靈羽得知了此事,急匆匆的找到了君無心,她當然不會相信這件事是君無心幹的,第一按照她對君無心的認識,他不會那麼傻,做了壞事,還在現聲留下證據,第二,按照時間推算,君無心當時正和她在一起,只是,君無心為什麼不當著皇上的面說出來?
她想來想去,只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君無心不願意把同她在一起的事公之於眾,她責問君無心道:“你為什麼不說你當時跟我在一起?有什麼不能說的?難道跟我在一起讓你很難堪麼?你為什麼不敢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