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小鎮,江南受災的情況,已十分明顯,一路上行來,沒少見三五成群,前往京城逃難的人,當然也沒少見因為渴、餓、累、病等各種原因死路上的人。
君澤語叫人把死了的人就地掩埋,又把逃難的人集結起來,跟在隊伍後面。要讓逃難的人聽話,實在簡單,只要給飯吃就行了,有幾個生病的人,君澤語還專門叫隨行的軍醫給瞧了病,這些人更加服帖。
君無心對此,頗為不滿,認為這是婦人之仁,前面有數萬災民等著營救,豈能為幾個流民,耽誤了行程?君無卿的看法,難得的和君無心一致,於是兩人便心照不宣,放任君澤語落在了大部隊之後。
第三日傍晚,賑災大部隊到達瀾城南部的第一座大型城池——理州城。
理州的面積,約有瀾城三分之二的大小,這在東瀾國,算是為數不多的大型城池,因處在從南到北的交通要塞上,發展的很繁榮,從理州巍峨的城門上,便可見一斑。
理州的州牧大人王明,一早得了訊息,遠遠的便出來迎接,他在理州當了三十幾年的州牧,還沒見過這麼大的大人物,那可是龍子龍孫啊!
若子抱上哪個龍子的大腿,說不定可以往上挪一挪,因此肥胖的臉上寫滿了興奮,一雙本來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笑成了一條縫,難得的是,就那一條縫,偶爾還能有精光閃現。
安排大部隊在城外紮營,君無心和君無卿則被請去城內的驛站。訊息上隨行的三位龍子,來到這裡變成了兩位,王明也不敢多問。
一番客套之後,便進了城門,在官兵的驅使下,行人紛紛退避。蘇靈羽一直靠在小窗前往外看,路過幾處酒樓客棧,感覺比瀾城也差不了多少,只是道路不比瀾城的寬闊。
街道上也有一些流民,不過比路上遇見的哪些要好了許多,看來這劉明,響應了皇上的號召,給這些流民發放了救急,蘇靈羽對那胖子的印象好了一點。
來到驛站,洗去了一路風塵,王州牧安排了美豔的舞姬和豐盛的筵席,蘇靈羽自然是跟在君無心的身後,去享受一次大餐,順帶觀看歌舞表演,這讓她覺得跟著君無心還是有點好處的。
宴席之上氣氛有些微妙。
君無心不停的給她夾菜,生怕她吃不飽,時不時的在她耳朵邊上低語幾句,氣得她的臉一陣紅一陣的,但又不敢當眾發作,只得將那氣撒在食物上。
可看在別人的眼中就不同了。
君無卿頻頻的往她這邊看過來,目光殷切,過了理州,他就要和君無心分成兩隊,他希望蘇靈羽跟他走,賑災事大,君無心肯定無暇去追討。若是蘇靈羽想要離開君無心,毫無疑問,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一路上,他一直想再給蘇靈羽吹吹風,可惜不是君無心守著她,就是君澤語在跟前,要不就是待在馬車上,他也沒能尋到機會。
王明看著她的目光,則有些怪怪的,他本想著笙歌豔舞之後,再給二位皇孫每人送上兩個美女,但看這皇長孫對著身邊一個細皮嫩肉的小侍衛那麼關心,機靈的想起了關於皇長孫好男風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