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墳頭草三尺高的趙允讓依舊健在,叫罵聲依舊讓人膽寒。
濮議沒有了,君臣和諧。
這樣的大宋如何?
沈安感覺成就感爆棚。
這就是我帶來的改變和影響,未來的大宋將會走向何方,他心中漸漸有了些譜。
趙曙回身問道:“你今日的進諫風險不小,你可想過我會發怒處置你嗎?”
“想過。”沈安說道:“但有的事必須要去做,不然臣會寢食難安。”
趙曙笑道:“你說的是國事……還是大郎?”
國事你就是效忠我,大郎那邊你就是選擇了情義。
沈安和趙頊年少相識,在宮外時就和兄弟一般的相處,情義自然深厚。
可趙頊是帝王,作為臣子你沈安自然該選擇效忠帝王。
至於情義,這玩意兒對於官員來說就是個奢侈品。
官員會檢討自身,去發現自己的缺陷,而情義就是缺陷之一。
對手會利用你重情義這個缺陷設下圈套,然後給你重重一擊。
所以情義不適合沈安。
同時這也是趙頊想重用沈安的訊號。
效忠朕,朕便重用你。
韓琦有些小嫉妒,他想起自己在沈安的年紀時才剛中進士,可沈安就已經要飛黃騰達了。
年輕人,果真是前途無量啊!
沈安抬頭,微笑道:“臣今日進諫,為的是……大王。”
韓琦猛地看過來,覺得沈安怕是昏頭了。
趙曙看著他,眉頭漸漸皺起。
沈安含笑,態度坦然。
“為何?一般的臣子聽到這等話,馬上就會向我效忠。而你卻不同。”趙曙突然笑了:“說說,我很想知道你在想什麼。”
沈安說道:“人生百年,總得要堅持些什麼。功名利祿是很重要,蠅營狗苟在其間自得其樂。可若是為此丟掉了情義,蓋上十床棉被臣都會發抖……”
“有所為,有所不為……”趙曙點點頭,“今日我見識了人心,那麼誰來告訴我,以後的軍中怎麼防備人心變動?”
所謂的人心變動,就是軍隊的心不在大宋這邊,不在皇帝這邊。
韓琦說道:“臣以為可以鼓動。”
他看了沈安一眼,“軍中就像沈安說的那樣,用最簡單的話去鼓動軍士,年年歲歲,那些將士們的忠心只會越來越多。臣想起了一件事,當年臣來京城考試時才十七歲,那時臣有些膽怯,覺著怕是要空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