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南秦北趙> 第三十章 匈奴滅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匈奴滅亡

周毅的血尚未在匈奴王庭乾涸,楚昭便已在永珍宮的輿圖前鋪開北疆沙盤。三支令箭整齊擺放在案頭,“天下歸一“的刻痕在燭火下泛著冷光。他輕撫著岳父趙凜留下的螭紋玉佩,目光掃過匈奴分裂後各自為戰的部落分佈,突然重重叩擊桌面:“傳令天樞軍集結,二十日後兵發漠北!“

楚昭的戰略謀劃如同精密齒輪般轉動。他先派出胡族巫女偽裝成流民,潛入匈奴各部散佈“楚軍勢不可擋“的傳言;又以絲綢、茶葉為誘餌,暗中與匈奴西北的烏桓部落結盟。當楚國十萬大軍旌旗蔽空出現在陰山腳下時,匈奴各部落還在為爭奪草場相互攻伐。

首戰在河套平原打響。楚昭親自擂鼓,天樞軍的五族精銳組成複合陣型:成族盾兵結成鐵壁在前,抵擋匈奴騎兵衝擊;卑族工匠改良的床弩發出轟鳴,箭矢帶著燃燒的油脂劃破天際;婕族輕騎則如鬼魅般繞後,切斷敵軍退路。老單于冒頓三世拖著病體親自督軍,望著楚軍中翻飛的“楚“字大旗,想起被冤殺的周毅,喉頭湧上腥甜的血沫。

“老單于,楚人的巫術太邪門了!“匈奴薩滿驚恐地指向天空。只見胡族巫女施展秘術,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雷電劈向匈奴營帳。這是楚昭特意準備的“攻心之計“,在戰場上配合真實的戰術打擊,徹底摧毀匈奴的抵抗意志。老單于的座駕在混亂中傾覆,他被親衛拼死救出時,白髮已沾滿泥漿。

隨著戰事推進,楚昭展現出遠超趙凜的軍事智慧。他沒有急於強攻匈奴王庭,而是採用“蠶食策略“:每攻下一座城池,便留下駐軍屯田,將漢人的農耕技術傳授給當地牧民。當楚國的商隊帶著鐵器、糧食進入草原時,不少匈奴部落開始動搖——比起貴族們無休止的戰爭,楚人的和平通商顯然更有吸引力。

老單于的處境愈發艱難。他試圖集結各部聯軍,卻發現曾經臣服的部落要麼倒向楚國,要麼自立為王。在逃往漠北的途中,他的隊伍不斷遭到烏桓部落的襲擾。這位統治匈奴數十年的梟雄,如今只能蜷縮在狹小的氈帳裡,聽著遠處傳來的楚軍號角聲,回憶著匈奴鐵騎縱橫中原的輝煌歲月。

最終決戰在貝加爾湖畔展開。楚昭的天樞軍將老單于的殘部圍困在湖畔,湖水倒映著血色殘陽。老單于望著對岸如林的楚軍營帳,顫抖著抽出佩劍——這把劍曾飲過無數漢人的血,此刻卻再無揮舞的力氣。“告訴楚昭...“他抓住最後一個親衛的手腕,“匈奴...不會永遠屈服...“話音未落,一支冷箭穿透他的胸膛,年邁的身軀倒在結冰的湖面上,激起細碎的冰碴。

楚昭踩著積雪,撿起老單于掉落的狼頭權杖。他望著遠處四散奔逃的匈奴殘部,對身邊將領下令:“窮寇莫追,讓他們去吧。“隨後他命人在貝加爾湖畔立下界碑,碑文用五族文字鐫刻:“自此以北,非楚之疆,然犯境者,雖遠必誅。“

這場歷時三年的北伐,徹底改變了草原格局。匈奴餘部被迫逃往極北苦寒之地,曾經的單于王庭淪為廢墟。楚昭沒有選擇趕盡殺絕,而是在邊境設立“互市關“,允許匈奴人用皮毛換取糧食。他深知,真正的勝利不是消滅敵人,而是讓戰火不再蔓延。

凱旋之日,楚昭將老單于的狼頭權杖供奉在永珍宮的英烈祠,與周毅的衣冠冢相鄰。當他撫摸著三支令箭,看著長安百姓夾道歡迎的盛景,終於明白岳父的遺訓中更深的含義:所謂“天下歸一“,從來不是簡單的武力征服,而是讓不同的族群,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找到生存與尊嚴。而楚朝的傳奇,也將在這片融合了鐵血與仁愛的土地上,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