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傳信
杜雅言在劍橋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回國協助長輩打理生意。因堂弟杜朗朗即將高考,她被叫來替表弟補習英語。
補習期間,他巧遇堂弟的家教陶如琢。此人眉目如畫,舉止從容,不卑不亢,一副學界精英的好模樣。
伯母熱情地向她介紹了陶如琢的出身。她立馬意識到伯母有意撮合她與陶如琢。
杜家的家族産業涉及高新技術方方面面,近來想開拓原研藥産業。若能籠絡到前途無量的人才,十分利於家族發展,最好的籠絡方式莫過於聯姻。
杜雅言的父親為人佛系,因此她家這一支在家族裡沒有什麼地位。她早就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當作聯姻的工具嫁出去,所要謀劃的,不過是在幾個有限的選項中挑出幾個最適合自己的。
陶如琢看起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出身平平,但資質卓越、勤勉刻苦,懂得上流人氏待人接物的規則,可以想見必定會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然而她心如止水。眼前的男人前途再好,長相再英俊,風評再好,那也不過是一個無法與她産生情感連結的人。這人或許能夠扮演好一個丈夫,一個好女婿,一個好父親,但骨子裡卻是極度理性冷漠的,像一個冰冷的ai恪守職責,力求高效完成任務,卻不懂得感情。
她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愛與理解。
她深知在這個冷漠、崇尚績效的時代,愛與理解,不過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卻無法停止內心的渴望。
當然,不管心裡渴望的是什麼,她既沒有拒絕伯母的安排,亦沒有主動爭取。只不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不動心,不談情。
她本以為一切會像走流程一樣,巧遇,深入瞭解,訂婚,結婚。
直到這一天補課後,陶如琢在與她談建立藥妝品牌的事時,接到一通電話,臉色大變,焦急地用手機搜尋資訊。
她從未見過陶如琢像現在這樣,驚慌失措、憤怒不安。那冷靜理性,優雅從容的社交面具,一下子被打破,露出脆弱的內裡。
可她卻彷彿看見春筍破土、冰河崩裂,一派生機。
一時間,她心跳加速,關切地詢問:“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我……我跟弟弟失聯了。”陶如琢露出痛苦的表情。
原來如此,陶如琢的軟肋是弟弟。她一直以為這個男人眼裡只有功名利碌。
“別擔心,我認識警方的人,幫你聯系一下 。”
“我知道他在哪裡。他去了賈英豪在城郊的別墅參加晚宴,之後就失聯了。”
原來是去了賈英豪的別墅,難怪陶如琢如此擔心,不過這也表示陶如琢知道賈英豪此人私生活混亂。
按理來說賈英豪隱瞞得很好,而網路上關於這些富二代的傳聞五花八門,沒有深入調查,難以判定真假。陶如琢既知賈英豪為人不堪,目的不純,卻仍替導師去賈英豪處奔走,真是有夠拼命的。
杜雅言想不明白其中幹系,但她積極行動,叫上保鏢和司機,載著陶如琢前往賈英豪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