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城內出來許多使者。分別往各處營寨通知各家首領,說是明日便是大會之期,因城內空間有限,容不下這數十萬人馬,每一家義軍只能有不超過五百之數的人馬進城。
不得不說,大隋這一招用的極其陰損。因為時間緊迫,已經是各懷異心的各路義軍首領根本來不及相互交流溝通搭成默契。第二天一早,本來還許多人還是心存觀望,但隨著幾家對玉璽和楊廣人頭極度渴望的義軍搶先入城,剩下的人便再也按捺不住,紛紛按要求點了五百精兵進了江都。
最後城外只剩下定世軍沒有動靜,尉遲恭有些焦躁地來到李靖馬前道:“師尊,旁人都已進城了,我們何時行動?”
李靖看看天色,點頭道:“也差不多了,出發罷!”
尉遲恭忙去傳令,霎時間便有五百精銳鐵騎聚集到李靖的身後。
隨著李靖將手一擺,一行人催馬來到江都的城門下。有守門的隋軍前來盤查,李靖使人報上自家來歷之後,守軍往兩邊一分,讓李靖等人進了江都。
城內有專人引領,帶著李靖眾人來到一個巨大的校場之外。此刻校場的四周已經擠滿了各路義軍,當中豎起一座高臺,臺上楊廣端坐在一張龍椅之上,身上以黃綾捆縛,胸前懸著一枚黃縧拴著的印璽,九龍盤鈕、金鑲玉角,正是傳說中象徵無上皇權的傳國玉璽。
“諸位!”高臺上的楊廣開了口,他早年也曾習武,近年雖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但底子終還留了幾分。如今提起揚聲,全場上萬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今日之事朕已在詔書中說得清楚明白,哪位英雄若能技壓全場,便請上臺來,將朕的人頭及這枚代表大隋江山的玉璽拿去!卻不知哪一位先下到場中?”
眾人雖然都心中火熱,但終究還是留了幾分理智,記得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都不願意第一個下場而成為眾矢之的。
楊廣連喊了三遍,場外竟無一人應答,場面頗有些尷尬。
楊廣不由大笑:“既然眾位如此謙讓,說不得朕只要將人頭和玉璽暫留在頸上了!”
“且慢!”終究有人按捺不住,催馬來到場中,厲聲喝道,“某隋步才,欲取昏君人頭與玉璽,何人敢來戰我!”
眾人看時,見下場的是劉武周的先鋒大將甄翟兒,善使一柄宣花板斧,素有勇將之名。
有人開場,自然少不了人捧場,隨即便有王世充、王薄、徐圓朗先後派出大將下場與甄翟兒爭鋒,卻先後在甄翟兒斧頭下殞命。
比武剛一開始便出了人命,許多有識之士都清楚今日這一場只恐難以善了。
連勝了三陣的甄翟兒心中得意,正催馬在場中小跑,高舉板斧厲聲搦戰時,忽聽到一人冷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華?待公子前來會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