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搖頭道:“道兄卻是將小弟看的忒沒志氣了。不錯。小弟確是另有所圖,而且如今所作的一切皆是為心中所圖預作綢繆。然而小弟所圖者。絕不是那區區天子之位。”
姜子牙活到七十二歲,尚是首次聽人如此不屑地以“區區”二字形容天子之位。追問道:“既然賢弟志不在天下,則所圖者究竟為何?”
李靖微笑著吐出兩字:“封神!”
姜子牙先是吃了一驚,卻不知對方何以知道此事。他在下山之前,也只是初次從師父元始口中聽到“封神”二字,並知道了這才是自己此次下山的主要使命,但其中的詳細情形尚不清楚,師父也只說了一句時機未到,日後自然明白。
隨即又想到李靖身為聖皇弟子的李靖,知道封神之事也不足為奇,他只是奇怪李靖為何要這事上插上一腳,訝然問道:“以賢弟資質,又得聖皇傳授大道,只要靜心潛修,證就無拘無礙的自在仙道何難,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去追求等而下之的神道,平白招惹無窮因果?”
李靖嘆道:“若只為小弟自己,卻是不必如此麻煩,但是小弟還有一大家子人口……”
姜子牙倒吸了一口涼氣道:“賢弟不是開玩笑罷?你想讓你那一家人都藉此機會成就神道?”
李靖擺手道:“也不是全家人,我那三個犬子都已入了修行之門,應該用不著我來操心,剩下的便是我的父母、岳父母、一妻二妾一共七口人罷了。”
姜子牙苦笑道:“賢弟你怎不順便將你家中婆子丫鬟一併算上?仙道難求,愚兄還從沒聽說過有誰拖家帶口修仙求道的。賢弟若是割捨不下家人,最多在塵世耽擱幾十年,待他們都天年終了,再割斷塵緣也未嘗不可。”
李靖搖頭道:“道兄有所不知,守護家人本就是小弟修行的最初目的。若是最後要為了修行而舍棄家人,則小弟又修的什麼?”
姜子牙張了張口,卻不知該如何勸說他了。
李靖又道:“若小弟推算的不差,道兄還要等十年之後才能得遇明主。小弟請道兄到我陳塘關,也只借用你這十年的時間。”
姜子牙記起臨下山前師父所贈偈語中有“一十年來窘迫鄉”之言,與李靖所說十年的時間竟是不謀而合,旋即想到當年在東昆侖山下相遇之時,尚在少年的李靖便斷定自己尚有一樁宿世因緣,結果自己下山之後果然娶妻馬氏,心中不由驚駭對方推算之精,不愧為以先天易數稱絕的聖皇伏羲弟子。
此刻他已明白李靖請自己前往陳塘關,借重自己才學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卻是希望能用這十年的時間,與自己建立足夠牢靠的情感與利益聯系,進而定下真正可以互相信賴的攻守之盟,以便在將來的那一場影響天人兩界格局的大變中謀求足夠的利益。
“賢弟當真好手段,好算計!”想到對方謀思如此深遠,姜子牙不由嘆服,隨即卻伸出手掌,直視著李靖的雙目,沉聲道,“十年之約,一言為定!”
李靖臉上現出微笑,伸掌與姜子牙互擊:“一言為定!”
擊掌訂約之後,姜子牙又道:“賢弟是否想過一事,神道遠不及仙道,雖得長生,卻也將終生受人約束,不得自在。”
李靖微微一怔,隨即現出昂然之色,笑道:“生在這一方天地之間,便是你我的師尊那般人物,怕也不敢說自己得了真正的自在。所以小弟一直以來的追求,只是為家人掙得一份能夠共同享受的幸福與安寧。至於能否守住這一份幸福與安寧,那便要看自己的努力和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