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顧不得滿身的血汙,輕輕抱起男孩,將他摟在懷裡,一手輕撫男孩的頭,一面柔聲安慰,和方才斬殺妖獸時判若兩人。
棗紅馬受到驚嚇,早已順著來路跑的無影無蹤。休息了片刻,女子只好背起男孩接著趕路,男孩餘悸未消,自顧趴在母親背上緊閉著雙眼,使勁摟著女子的脖子,幾乎讓女子喘不過氣來。
女子對此全然不做理會,自顧沿著小路往山上拼命狂奔,她心裡清楚,只要再過幾個山頭,就算闖過雞冠山。此時腳下這條山路,向前則生,而向後則必死無疑!
如此這般想著,女子竟一口氣跑過了兩個山頭。眼看前方的路似乎逐漸亮堂起來,心中不由得暗暗高興。可她也已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汗了。
這條路本來就難走,何況她還揹著個孩子,剛才全憑一股急勁,才跑了這麼遠一段距離,終於,女子實在跑不動了,於是,便找了塊較平坦的大石頭放下孩子休息,她坐在石頭上,一邊拭去臉上的汗水,一邊拿出腰間的水袋想潤潤喉嚨。
可剛剛拿出水袋,還沒來得及喝,只聽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女子大驚失色一躍而起,抱起孩子就要往前跑。但已經來不及了,幾匹戰馬風馳電掣般沖到女子面前。隨即幾個彪形大漢跳下馬來,手持刀劍將母子二人團團圍住。
為首的一名大漢對女子冷笑一聲,抱拳一輯道:“夫人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女子並不搭話,將那男孩護在身後,橫眉冷對,將手中的寶劍橫在胸前。
為首大漢見女子並不答話,又冷笑一聲說道:“夫人,在下勸你最好跟著我們回去,否則,就別怪在下不客氣了。”
女子仍然沒有說話,眼睛盯著幾人流露出蔑視的神情。
那男孩藏在母親的身後,膽怯地將頭扭過去不看幾人,可女子身後,就是望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讓他更加害怕,便只好緊閉雙眼。
大漢見此情形知道多說無用,便向身旁的幾人一揮手,那幾個人便揮動刀劍向女子砍來。
女子並不驚慌,一手護著孩子,另一隻手寶劍舞動,猶如鳳穿花一般滴水不透。只得聽得刀劍相撞之聲不絕於耳,一番惡鬥,幾名大漢竟然沒佔到半點便宜。
如此這般,幾人打鬥了幾十回合,依然沒分勝負。
為首的大漢見狀有些著急,便抽出腰下佩劍助陣。那大漢明顯比先前幾位劍法高明,劍法也十分陰毒,幾乎是劍劍取人要害,招招奪人性命。
如此一來,那女子便有些招架不住了,一來是她一個弱女子,如果比技巧,她未必輸給眼前幾人。但眼前明顯比的不是技巧,而是力氣。女人的力氣究竟敵不過這些大男人,何況,剛剛她又揹著孩子跑了那麼長一段山路。
再有就是她身後還有一個孩子,她一面要迎敵,一面還要保護孩子的安全。所以,時間一長,女子的劍法開始淩亂起來。但女子的身後就是懸崖,她幾次試圖奪路而逃,無奈對方人多勢重,幾次都沒有成功。
漸漸的,幾名大漢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女子慢慢的向後退,突然孩子驚叫一聲,女子回頭看時,發現自己已經退到懸崖的邊緣,再退半步就要墜落深淵,而那個男孩的腳,一半己經懸空。
就在女子回頭看的一霎那,為首大漢看準時機,對準女子的咽喉一劍猛刺過來,那女子身手也好生了得,雖沒回頭,可手中寶劍卻迎了上去。
“砰”的一聲,竟然將大漢這一劍硬生生封住了。但由於用力過猛,同時自己的劍也脫手飛了出去。
這時候,另外幾名大漢的鋼刀也一起砍了下來,女子現在手中沒有兵器抵擋,只好本能的向後退了一步躲閃,但她忘記已經站在懸崖的邊緣了。隨著那個男孩的又一聲驚叫,母子二人雙雙墜下懸崖!
幾名大漢見此收住刀劍,走到懸崖邊探頭向下看,下面霧氣繚繞根本看不到底,想來那母子兩人是絕無生還的可能了。
為首的大漢見此,臉上並沒有取勝的喜悅,反而滿是惋惜和無奈,最後沖幾人擺了擺手,幾個人翻身上馬,沿著來時的路悻悻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