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羿箭傳說> 10 北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 北疆 (1 / 2)

好長一段時間,對於中土來說,北疆就等同於愚昧落後、蠻夷之地和法外之邦的代名詞。

雖然中土的歷朝天子無不是霸氣地宣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顯而易見,這個“普天之下”通常是並不包括北疆的。或者,提到北疆,諸位天子總覺得有點不那麼理直氣壯。

甚至遍佈沼澤泥淖,偏僻潮濕的南疆,在和中土大軍抗爭了幾百年後,最終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向中土臣服納貢,但北疆依舊是北疆,依舊是隻屬於北疆部落的自由之地,數千年來一直如此。

許多雄才大略的中土皇上,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把征服北疆,當做一個施展自己偉大抱負的機會,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哪位皇帝能抓住這個機會而青史留名。無數次地次揮師北上,結果每次都是鎩羽而歸。

和北疆的戰爭,其中也不全是中土主動出擊的,有時候,一些靠近中土的北疆小部落,常會襲擾中土邊界上的村鎮,進行燒殺搶掠,那時候的中土天子,大多還不懂得韜光養晦一詞,對於來犯之敵既不警告,也不搞演習,基本都是直接採取堅決的回擊。或許這種態度,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所借鑒。

可惜的是,北疆的氣候和地形,每次都讓那些野蠻人撿了便宜,避免了災禍。

每次情形大體相同,一開始,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土將軍,信心滿滿地的率領軍隊奔赴北部的蠻荒之地,大有不搗黃龍誓不還的豪情壯志。

然而,絕大多數時候,他們甚至連韃靼騎兵的模樣還都沒見過,便慘敗於在北疆冷酷無情的風雪中。

以至於後來,皇上老子甚至再派不出北征的將領,有些將領,寧願去親吻南疆沼澤裡的吸血螞蟥,也不肯去拉泡屎都能凍掉蛋蛋的北方野蠻地當老爺。

然而,來自北方的侵襲卻時有發生,最後,中土不得不動用百萬勞工,花費了數百年時間,在和北疆的邊界地帶修築起一道望不到邊際的高高城牆,這才避免了那些北方鬍子對中土邊民的騷擾。

這道牆,固然阻隔了來自北方的悍匪,但在漫長的歲月裡,這堵高高的城牆同時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保守懦弱、故步自封,卻又自滿自大的民族,這其中得失,恐怕不是當初建造長城的人所能夠料到的。

同樣,天險雖然讓北疆土地上的人民獲得了自由,但同時也隔絕了來自中土的文明。

中土流傳的關於北疆的描述,大多都和野蠻、落後相關。即使數千年後的今天,東北人依然以兇悍好鬥而聞名全國。

一句走南闖北,流傳至今,其實這句話很形象地道出了當年人們對北疆的印象。

去南方,走路一樣,很平常的事。但對於北疆來說,無疑就沒這麼輕鬆了,你得闖過密林、闖過雪原、闖過波浪滔天的白水河。當然,更多的是闖運氣。運氣好,闖了過去,運氣不好沒闖過去,就是一切夢想的結束。

可天下從來就不缺乏喜歡冒險之士,探險所帶來的刺激和意外的財富回報,總是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中土人,不惜鋌而走險,遠赴北疆。

經過上百年的不斷嘗試,中土和北疆竟然漸漸的建立起民間的商貿往來,北疆也慢慢脫去了神秘的光環。一旦一個新事物開了頭,往往會帶來迅猛的發展。

自從第一批成功從北疆歸來的人,帶來中土人從沒見過的華貴貂皮、人參、雪蛤還有閃著獨特光澤的呼汗河珍珠,立刻讓這些冒險家在中土名聲大噪,同時也一夜暴富,名和利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孿生兄妹。

這更刺激了更多中土人加入了北上探險的隊伍,曾幾何時,在商路通暢的季節,萬千嶺崎嶇的山路上,往來的商隊竟然絡繹不絕。

只是百十年的光景,北疆人便臣服於中土目不暇給的商品裡,再也無法自拔,數代中土皇上依靠武力沒達成的心願,卻無意中被百姓用絲綢、瓷器和棉花實現了。看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並不是憑空杜撰。

中土商人賺了個盆滿缽滿,北疆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來自文明地域的商品,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中土的統治者卻另有打算。

某年,一位有心機的天子,在經過多年的醞釀準備,並認真地總結了從前的失敗教訓,深思熟慮地考慮了所有的因素後,再度悍然出兵。

這回,中土鐵騎沿著商路成功越過數道屏障直達北疆。中土的鐵騎,第一次在北疆的冰原上肆意馳騁,揚起陣陣沙塵和雪霧。

等北疆人明白過味兒時,已經晚了。盡管北疆騎兵是出了名的彪悍驍勇、能徵善戰,但這次在堅不可摧的鐵甲盾面前卻顯得無能為力,這是專門為北疆騎兵量身定製的兵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