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還有一個國家沒有討論完呢。
這最後一個國家,就是韓國。
韓國這一次割讓的是安陵、榆關和林中。
對於韓國的這種行為,趙國的大臣們看上去也是很有意見的。
只見李伯道:“這一次韓國人奪取了魏國不少土地,即便是算上如今割讓出來的土地,韓國人仍舊是穩賺不賠的。”
李斯也道:“這韓國人明明打了敗仗,但是卻多了土地和人口,韓王還真是好算盤呢!”
說起來,韓國割讓的土地和人口絕對不算是最少的,但是卻仍舊讓趙國的大臣們十分的不爽。
畢竟這一仗可是趙國和六國一起打的,結果打完了之後其他五國有的滅國有的虧本,結果韓國作為趙國的敵人反而還賺了?這肯定是讓趙國心裡不舒服的。
所以在短暫的沉默過後,趙國的大臣們就開始聲討起了楚國和韓國,要求將這兩個國家作為征伐物件,也有人想要先打燕國,更有人覺得齊國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大家各執己見,吵成了一鍋粥。
於是依照先前的規定,這時候就應該要到趙丹來作出裁決了。
但是今天的趙丹只是擺了擺手,道:“此事不急於一時,諸卿盡可回去慢慢思考,等到元旦節之後寡人再召開會議專門討論此事吧。”
片刻之後,幾名趙國大臣們紛紛走出了龍臺正殿之外,廉頗正想要登上自己的馬車離開,突然被虞信給叫住了。
“大將軍,信府上剛釀出一些美酒,不知大將軍可否賞臉一行?”
廉頗楞了一下,隨後發現在虞信的身邊還站著另外一名布衣派的大臣李伯,再往旁邊一看,又發現趙勝和龐煖剛剛登上了同一輛馬車。
於是廉頗立刻就明白了過來,露出了豪邁的笑容:“早就聽說虞卿府上的美酒乃是一絕,今日正好叨擾一番!”
半個時辰之後,布衣派的三巨頭在虞信的府上各自落座,暢飲美酒享用佳餚。
虞信將面前的美酒一飲而盡,也不去管流到胡須上的酒滴,十分滿足的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武信君、李卿,大王今日所言,可是大有深意啊。看來這多一人入龍臺之事,恐怕就在元旦節定分曉了。”
所謂的入龍臺,意思就是能夠擁有在龍臺正殿參與會議的資格,也就是成為新的趙國重臣。
廉頗一聽這話,臉色立刻就變得凝重了起來,道:“此事真的已經確定了?”
虞信點頭道:“若非如此,那麼大王又何必將討論征伐目標的會議放在元旦節之後?”
另外一邊的李伯沉吟片刻,道:“虞卿,以汝之見,吾等應該如何應對這一次的事情?”
要知道新增一名重臣,這對於趙國政壇來說絕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象徵著整個趙國舞臺上各大勢力的重新洗牌和博弈,那可是萬萬輕忽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