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給燕國人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裝備,但是燕國人的抵抗行動看上去仍舊是非常的不順利。
齊軍如今不但已經將薊都給包圍了,而且開始沿著海岸線北上,將觸手伸向了遼東半島。
不僅如此,據說燕國的另外兩個鄰居,北邊的東胡部落和東邊的箕子朝鮮似乎都已經有了蠢蠢欲動的跡象,以至於燕趙之間才剛剛停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樂間就不得不朝著邯鄲派來了三波求援的使者。
對於燕國的求援,趙丹其實是有些糾結的。
趙國在不久之前還是齊國的盟友,現在為了燕國而和齊國兵戎相見未免讓人詬病,但另外一方面如果燕國真的被齊國給吞掉了,那絕對也不是趙丹願意看到的事情。
在綜合考慮之後趙丹最終還是沒有決定出兵。
畢竟燕國雖然很弱,但這並不代表著燕國人就是弱雞了。
事實上燕趙男兒的兇名早就已經傳遍了華夏大地,從樂毅當年率領燕軍橫掃霸主齊國就能夠看得出來燕國缺少的其實是足夠聰明的將軍而不是勇猛計程車兵。
只要燕國人還沒有失去血性,那麼齊國人就算真的打下了薊都,那也會陷入燕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去。
其實圍繞著燕國的處置,趙國的朝堂之中也是有過一番爭論的。
有一部分人認為不如幹脆就直接幫助齊國滅了燕國,然後趙國再找一個由頭把齊國給打了。
這樣趙國就能夠黃雀在後把燕國的土地全吞了,而且還能夠以齊國敵人的身份來獲得燕國人的民心。
但是趙丹在考慮之後,最終也沒有同意這個辦法。
一來趙國接下來的征伐目標未定,還不適宜馬上就把齊國推向趙國的對立面,二來就算真的這樣做了,燕國人很可能仍舊會把趙國看成是侵略者,得不償失。
拋開腦海之中的諸多想法,趙丹帶著趙恆走下了馬車,來到了一片農田前,對著一名正在農田之中耕作的老者笑道:“老丈,我們又見面了。”
拿著鐮刀的老者抬起頭來看了趙丹好一會,然後臉上才露出了驚訝的光芒,一拍腦袋笑道:“哎呀,原來是這位先生。”
說來也巧,在上一次趙丹帶著趙恆出來的時候,同樣也是和這位老丈進行的談話。
趙丹笑著和老丈攀談了起來:“老丈,這兩年生活水平如何啊,應該有些變化了吧。”
老丈嘿嘿一笑,自豪的舉起了手中的鐮刀,道:“先生請看,這可是官府新發下來的鐵器,有了這鐵鐮刀啊,收割起來便比以前要方便多了。“
趙丹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不知道老丈今年的收成比起前兩年如何?”
老丈一聽這話立刻就抬起了胸膛,得意的笑道:“先生,今年可是大豐收了,雖然還沒有收割完,但是應該有每畝三石半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