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國官方的大力推廣下,如今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已經漸漸的接受了糞肥能夠增産的這個觀點,並且主動將糞肥應用到耕種之中。
但問題在於,這年頭的農民哪個家裡不是有著幾十畝地,多的甚至上百畝地。
加上曲轅犁出現之後,精耕細作對於糞肥的數量要求也變得更高,單單想要靠自家的人和牲畜來出産糞肥,那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糞肥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就出現了。
有了需求,商人自然也就出現了。
趙國可不是秦國,秦國嚴厲的打擊商人,而在趙國之中商人雖然也不太被人看得起,但是至少做生意是絕對沒問題的。
所以當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對糞肥産生了需求之後,呂氏家族立刻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僱傭大量掏糞者,將糞便運送出城後在莊園之中製造成糞肥,然後向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們售賣。
邯鄲城之中幾十萬人,一天産出的糞便就是天文數字。
哪怕是將這些糞便之中的一部分收集起來,那都是一筆極為客觀的糞肥産量了。
根據監察衛呈上來的情報之中所言“呂氏一族售賣糞肥已兩年有餘,規模日益擴大,粗略估計一年之收入不下於販賣鹽鐵之利。”
鹽和鐵,那可都是超級暴利的行業。
是人就要吃鹽,這個不必多說,春秋首霸齊桓公的齊國就是靠著鹽開始發家的。
鐵也不用多說,兵器、農具等等東西的必備之物。
鹽和鐵,都屬於戰略物資一般的存在。
到了漢武帝時代,鹽鐵都被直接收為官營並一直持續了下去,由此可見後世的君王們對於鹽鐵是如何的重視。
售賣糞肥竟然也能夠和鹽鐵之利相提並論?這就很恐怖了。
趙丹並不知道的是,其實糞肥這種東西發展下去的話,甚至還會催生一個行業。
這個行業將會由底層的掏糞工和頂層的糞廠老闆們所組成,在為官方解決掏糞問題的同時産出堪稱海量的財富。
是的,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海量財富。
在歷史上的清末民國時期,有“天字第一號糞閥”之稱的北京大糞商於德順坐擁良田一千五百畝,在北京有一百多套房産,同時還在至少二十個外國銀行之中擁有大量的存款。
於德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土豪,而這些讓人眼紅的財富,統統都是那些臭氣熏天、讓人見之色變的糞便給於德順帶來的。
就在趙丹的沉思中,他所乘坐的馬車已經駛過了平民區,來到了邯鄲郭城的工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