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雙方開戰的第三個時辰了,魏無忌面前呈上來的傷亡已經達到了一個讓人十分觸目驚心的數字。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魏無忌發現在這兩個時辰的鏖戰之後,戰局比起剛開始的時候又發生了變化。
面對著趙軍的左翼,魏軍開始漸漸佔據了上風。
聞名天下的信陵君將兵之術畢竟不是浪得虛名,更何況在這步兵的對抗之中,魏無忌的手中還有著魏武卒這麼一個大殺器。
在投入了三千魏武卒之後,憑藉著這些精銳老兵的悍勇,趙軍左翼開始出現了缺口,突破看上去只是時間問題。
但另外一邊戰場上,魏國的盟友齊軍卻慢慢變得劣勢起來。
齊國的技擊之士雖然號稱車、騎、步全能,但全能通常也往往就意味著中庸,或者說是什麼都能但卻什麼都不精。
這樣的技擊之士,顯然並不是曾經和大秦鐵軍正面對抗過的趙國步兵的對手。
戰爭終於到了一個最關鍵的分水嶺。
只要魏軍能夠率先擊潰趙軍左翼,那麼就可以順勢席捲趙軍其他部隊,從而一舉奠定勝局。
反過來如果趙軍的右翼先擊潰了齊國人,那麼魏無忌除了選擇撤退之外別無他路。
這一仗打到現在,魏無忌的手中還有四萬精兵仍舊按兵不動。
只要將這四萬精兵投入戰場,魏無忌很有信心在兩刻鐘之內徹底壓垮趙軍左翼。
但是魏無忌此刻心中卻有些猶豫不定,不是因為他懷疑自己的判斷,而是因為他在擔心另外一個問題。
“趙國的具裝甲騎兵何在?”
根據魏無忌所獲得的情報,至少有兩千名具裝甲騎兵隨同廉頗出征。
可是這場仗一直打到現在,這兩千名具裝甲騎兵都沒有出現。
這正是魏無忌心中的最大隱憂。
只不過眼下形勢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魏無忌躊躇半晌,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
“傳令下去,命兩萬中軍壓上,務必要用盡快的速度擊潰趙軍左翼!再留兩萬兵馬列陣於左側戒備,隨時準備支援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