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秦楚之間必定有一番大戰,大戰若起,則敗者自不必說,勝者亦是損失慘重。”
“秦楚全面大戰之時,大王可命三晉聯軍全力攻擊河東,若一切順利,則河東攻破之時,亦是秦楚大戰勝負分曉之際。”
“如此,秦楚兩敗俱傷,而趙國得佔河東,豈非兩全其美之策乎?請大王思之。”
趙丹看完之後,手指輕輕的敲著桌子,並沒有立刻開口說話。
韓非和參謀處提出來的這個意見趙丹現在已經搞清楚了,就是從軍事和外交兩方面同時下手。
在軍事方面,讓廉頗大將軍率領著三郡聯軍對於河東郡之中的秦軍保持強大壓力,讓河東郡之中的秦軍被迫朝著秦王級求援。
如此一來,秦王稷除非不想要河東郡了,否則必定會催促南陽郡之中的秦軍主力盡快發動進攻,擊潰楚國西線部景陽所部。
外交方面,趙國要派使者去面見楚王元,安定住楚王元的心思。
只要讓楚王元確信楚國堅持下去就會得到勝利,那麼考慮到南陽和南郡,尤其是南郡之中的郢都對楚國的意義,楚王元肯定也不會同意議和。
如此一來,秦國和楚國之間就沒有和談的基礎,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
秦楚兩國只要大戰一場,那麼無論誰勝誰負對於趙國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利好訊息。
趙丹越想,就越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一旦成功的話就能一舉削弱秦楚兩個大國,對於趙國來說就是簡直就是完美重現了當年齊國在圍魏救趙之中的無敵操作。
但是收益必然伴隨著風險,如果這計劃出了差錯,讓秦軍的主力擊潰了楚軍之後又及時回援河東,那局勢可能就要被秦國瞬間逆轉。
最關鍵的,就是在於時機的把握。
如果趙國太早把河東打下來,那麼秦王稷可能就要被迫和楚國議和退兵,兩敗俱傷的作用就沒了。
如果太晚打下來,可能秦國人就及時回援了。
因此廉頗所率領的三晉聯軍主力,必須要在秦楚全面大戰爆發的同時一舉擊潰秦國河東郡的守軍,在秦楚分出勝負之前完全奠定河東方向的勝局。
廉頗能做到這一點嗎?
趙丹沉吟片刻,突然開口說道:“繆卿,速召諸大臣進宮議事。”
這個計劃畢竟是過於冒險,趙丹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夠輕率的作出決定,必須要聽一下其餘大臣們有什麼意見之後再做定奪為好。
趙丹想了想,又對著韓非說道:“韓侍中,待會的會議汝也列席罷。”
韓非心中激動,高聲應喏。